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是当前国际国内心脏电生理界关注的焦点和难点,其机制尚不清楚。本项目以在体动物、离体肺静脉心肌组织和细胞及部分临床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在在体、组织、细胞、分子等不同水平探讨肺静脉、心房和阵发性房颤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自主神经的影响,希望能够在阵发性房颤的发生机制上有所突破,为临床治疗起源于肺静脉的阵发性房颤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内容采用对犬左、右心房和四支肺静脉的不同部位行快速起搏刺激的方法诱发阵发性房颤,观察不同起搏部位房颤发生率的变化和四支肺静脉之间的电联系,并对其进行消融治疗;定性和定量测定肺静脉不同部位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密度,比较肺静脉不同部位心肌细胞钙通道离子和钙信号转导的变化,结合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作用,进而对肺静脉在阵发性房颤中的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课题通过对38只犬阵发性房颤模型的研究,探讨(1)肺静脉的电生理特性及其在阵发性房颤中的作用;(2)去自主神经条件下迷走神经在肺静脉源性房颤中的作用;(3)肺静脉隔离对基础状态和迷走刺激下不应期、不应期离散度以及房颤诱发率的影响;(4)伊布利特对犬心脏电生理特性的作用特点。对单个心房肌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胞内RyR、IP3R的表达;胞膜Ca2+通道与肌浆网IP3R和RyR之间Ca2+信号转导改变。对心房、肺静脉组织切片进行抗酪氨酸羟化酶染色,测定交感神经分布密度。结论(1)肺静脉不同部位起搏阈值呈阶梯式变化,有效不应期呈异质性分布;四支肺静脉均有递减传导特性;(2)轻度迷走神经刺激对心房及肺静脉不同部位ERP、肺静脉传导速度、大多数部位房颤诱发率影响不大,而强迷走作用下心房和肺静脉不同部位ERP均明显缩短、房颤诱发率明显增高;(3)迷走神经刺激可使肺静脉摆脱主导节律的控制,成为可能的次级起搏点,以折返、自律性增高或触发激动的方式参与房颤的发生;(4)心房与肺静脉间以及肺静脉内交感神经分布存在异质性;(5)肺静脉隔离通过钝化迷走刺激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而干扰自主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