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内源性EPCs干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项目名称:内源性EPCs干预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81100920
  • 申请代码:H0910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王东
  • 依托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发病机理尚不明确,高渗学说已遭否定,纤溶亢进和包膜出血学说尚缺乏可靠依据,而CSDH的非手术治疗仍无有效手段。本课题前期研究显示大鼠硬膜下血肿吸收与血肿包膜新生血管密切相关,药物干预下调内皮祖细胞(EPC)水平可使血肿吸收延迟;临床检测发现多数CSDH患者EPC水平低于正常。提示,CSDH形成、吸收可能与EPC介导包膜血管生成、修复相关。本课题拟建立硬膜下血肿模型,并上调、下调其EPC及VEGF、bFGF血管因子水平,采用流式测定、超微病理、ELISA、PCR等技术,观察血肿吸收与EPC及其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ang-1,2和miRNA等的关系;检测不同EPC水平CSDH患者血肿和包膜血管相关因子表达及其病情转归,综合分析多因素间相互关系,探明CSDH发病机理,找出影响CSDH形成和转归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关调控方法,为建立临床防治CSDH的新策略奠定基础。

结论摘要:

课题按照项目计划书中既定的研究内容,顺利完成研究目标,主要研究成果汇报如下基础实验部分,经改良的大鼠急性硬膜下血肿模型,在国内外首次完整、详细的记录了大鼠硬膜下血肿自然转归过程中的病生理、影像学变化,建立了体系完备的实验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的干预试验及对慢性硬膜下血肿产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平台。正常大鼠经造模后,外周血EPC经历先增高后逐步下降,至造模后6天左右回落到正常基线水平。血肿转归过程中VEGF、bFGF等因子在硬膜下血肿吸收作用方面扮演了双重角色,其通过在血肿包膜上生成不成熟的血管,影响硬膜下血肿的发展与吸收。Endostatin通过下调外周血EPC数量及功能,以及下调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基因、蛋白表达,可以明显延迟血肿吸收;而小剂量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提高大鼠外周血EPC水平、并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相关基因、蛋白表达,利于形成成熟稳定的血肿包膜新生血管,从而加快硬膜下血肿的吸收速度,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同时,阿托伐他汀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可以介导硬膜下血肿局部异常炎症状态,促进血肿的吸收并有利于大鼠的神经功能的恢复,他汀诱导的炎症反应的调节功能对硬膜下血肿大鼠血肿的吸收以及功能的恢复同样起着重要作用。临床试验部分,通过患者临床资料的收集,发现CSDH患者外周血EPC显著低于健康人群,且手术后复发患者的EPC显著低于未复发者。外周血EPC与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的发生和复发密切相关。患者硬膜下血肿内异常增高的炎症状态及过度表达的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导致血肿包膜新生血管不成熟。通过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部分患者血肿可逐步减少甚至完全消失,基于阿托伐他汀在血管及炎症方面的双重影响作用,课题组认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形成不但与血肿包膜血管新生异常有关,亦与局部炎症调节障碍有关。因此,未来后续实验中,拟对血管、炎症方面进一步研究,试图更全面的阐述慢性硬膜下血肿可能的形成、发展的病因,并在信号通路方面以及蛋白调控方面做出深入研究,以期在机理方面阐述硬膜下血肿的形成原因,并找出干预治疗方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王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