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一个受DSF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新型致病因子的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 项目名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一个受DSF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新型致病因子的鉴定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1810
  • 申请代码:C1401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刘凤权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申请者在前期工作中证实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oc)的DSF型群体感应(QS)系统调控病菌在水稻上的致病性(Zhao et al., 2011),并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基因敲除等手段从Xoc中鉴定了4个受DSF调控的新型致病因子,包括AsnB(天冬酰胺合成途径中一个关键酶), FlgE(鞭毛合成相关蛋白), FlgD(鞭毛合成相关蛋白)和RS27(Xoryp_010100018570,假定外泌蛋白)。其中,RS27的缺失突变株完全丧失了在水稻上的致病性,并且该蛋白在水稻白叶枯病菌(Xoo)中没有同源基因,揭示该蛋白可能是Xoc中独有的(与Xoo相比)致病相关因子。本项目拟利用MYC标签、转录组测序、基因克隆、敲除、gel-shift等技术来解析Xoc中RS27的外泌情况、致病机理及其调控机理。研究成果对深入认知Xoc的致病机制、寻找新的药物靶标、设计病害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结论摘要:

水稻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c)引起的细菌性条斑病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 简称QS),是细菌监控种内或种间群体密度的环境信号感应系统,参与调控细菌的多种生物学功能。前期研究中,我们鉴定到一个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新颖致病相关因子RS27,基因注释为假定外泌蛋白,其编码基因命名为hshB,该基因的缺失导致Xoc的致病性几乎完全丧失。为了解析hshB的致病机制,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构建hshB的缺失突变体,研究了hshB与病菌主要致病因子(如胞外多糖、抗氧化压力、胞外蛋白酶、水稻叶片内的定殖能力、T3SS等)的关系,明确了hshB参与菌体致病性的机理;(2)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Xoc野生型菌株Rs105和缺失突变株ΔhshB在XOM3培养基中的转录组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 hshB的缺失导致30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其中177个基因下调表达,128个基因上调表达, 这些基因涉及核糖体的生物合成、鞭毛装置、细菌的趋化性、抗氧化压力、双组份系统、细菌的分泌系统、脂肪酸代谢、氮源代谢等;(3)为进一步揭示hshB参与调控致病性的机制,我们选取了不同功能的候选基因进行了缺失突变,包括鞭毛合成相关基因filE,胞外酶相关基因(丝氨酸蛋白酶Xoc_1601和蛋白酶Xoc_3806)和抗病基因XA21介导的免疫激活子Ax21,发现这些基因的缺失显著影响病菌的致病性;(4)另外,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shB位于一个相对保守的nodB-rhgB基因簇内,揭示了两个与hshB密切相关并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的新型致病相关基因hshA和hshC;(5)最后,本研究系统评价了2个受hshB调控的致病相关基因epV和asnB的工作机制,结果表明epV和asnB主要通过影响Xoc的蛋白酶分泌和氮源代谢能力参与调控致病性。本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hshB参与调控Xoc的致病机理,寻找新的药剂靶标,设计条斑病的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项目执行期内,发表研究论文7篇,其中SCI论文6篇;培养研究生6名,其中博士研究生2名。本研究完成了项目规定的考核指标。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刘凤权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