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及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讨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方法与应用。主要包括1)基于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影响因素的基础研究,阐明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内涵和本质、理论依据、基本方式等,建立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体系。2)通过研究城市能力评价模型、产业动态优势度模型及产业-城市能力耦合模型,构建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理论体系。3)以淮北市为案例研究,运用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设计产业转型方案,并从完善牵引力、推力、支撑力三系统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研究成果从资源型城市"资源"、"城市"、"区域"三个关键要素展开,将传统"资源驱动"和"城市驱动"的研究视角拓展为"城市能力驱动"的研究视角,对丰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实践提供新思路。
resource-based cities;urban capacity;selection of alternative indus;transition;
资源型城市是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类特殊城市,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大批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业相继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面临“矿竭城衰”的窘境。因此,资源型城市必须转型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而如何选择接替产业则是转型中首要解决的问题。鉴于接替产业选择的过程复杂,项目组依据提出问题----理论研究----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运用系统理论、协同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与方法,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现状分析为出发点,系统提出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能力理论,进而构建备选接替产业的产业动态优势指标,剖析城市能力与接替产业的耦合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方法,最后以典型资源型城市----淮北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内容(1)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转型现状分析。选择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界定的118个资源型城市中的47个地级资源型城市,项目组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财政收支、外商投资、生态环境五方面分析其发展与转型现状,并指出存在的最主要症结是产业转型时较少从城市能力角度出发,较少考虑区域对转型的影响等。(2)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能力理论构建。系统构建了城市能力的理论框架,包括内涵、概念模型与数理模型、演化过程、发展模式、指标体系、能力评价、案例研究七个方面,并对各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3)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产业动态优势分析。构建了备选接替产业的产业动态优势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关联优势、产业效益优势、产业创新优势、产业规模与成长性优势、产业可持续优势五个方面的17个指标,进而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TOPSIS方法评价产业的动态优势。(4)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机理研究。在引入物理学中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能力与接替产业的耦合关系;把资源型城市的城市能力与接替产业的耦合系统视为耗散结构,构建演化模型,分析其自组织演化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城市能力与接替产业的耦合度与耦合持续发展度模型,据此提出基于城市能力驱动的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选择步骤。(5)以典型资源型城市----安徽省淮北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并从九个方面提出促进淮北市城市能力提高、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