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述和评析国内外关于土地增值机理与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对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土地增值进行经济学分析,揭示土地增值的机理(内在规律),研究土地增值的内外部效果及其定量分析途径。对北京市近郊区1990年以来土地增值(地价)的运动轨迹进行模型模拟分析,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与征地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评价。运用土地竞租理论研究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用途转换后级差收益的分配与征地补偿方法。确立征地补偿机制改革的目标和原则,研究征地补偿的程序、权力调整与利益分配等机制。研究意义其成果可以为修改《土地管理法》和制订《征地条例》等法律法规提供参考,特别是为土地"农转非"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尤其是征地补偿以及土地出让金分配与耕地保护方面的政策调整提供依据,以此来保护农民土地财产权益和防止国有土地资产的大量流失。同时,该研究对于推进土地经济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学应用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具有意义。
30年来我国农地非农化呈高速发展态势,其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征地补偿及其引发的利益冲突成为未来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项目主要揭示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的机理,研究土地增值内外部效果及定量分析途径;并以北京市近郊区为例对其增值收益分配与征地补偿机制运行效果评价;运用土地竞租理论研究这一过程中土地用途转换后级差收益分配与征地补偿方法,并研究征地补偿的程序、权力调整与利益分配等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是投资驱动和需求拉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增加的农地地租、土地开发成本、土地资本利润或利息,以及土地市场供求变动带来的土地增值;②城市扩张条件下农地非农化土地增值的基本规律是城市土地资本化率小于长期利率,城市边缘土地租金和地价增长幅度大于城市中心,并随着城市半径扩大具有区位和未来位置价值;③构建以政府调控功能转变为前提,市场交易为基础,公益性项目征地补偿为补充,外部性补偿为延伸的我国农地非农化土地增值收益分配调控新机制。这不仅可为我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征地补偿以及土地出让金分配等政策调整提供依据,并对土地经济学等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学科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