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北克拉通南部布设了一条近东西向的、1000公里长的诸城-宜川人工地震折射/宽角反射剖面。通过对该剖面资料的反演计算,得到了克拉通南部地壳-上地幔二维速度结构,并结合实验室结果推断了岩石圈的岩性组成。结果表明 1)太行山东西两侧岩石圈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东侧岩石圈较薄,为70-80 km。西侧较厚,为85-120 km。东侧岩石圈地幔和下地壳介质的地震波速度值较低,西侧较高。东侧的中下地壳内存在低速体,而西侧没有。因此,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也是一条岩石圈厚度突变带和岩石成分分隔带。 2)太行山两侧Pm波的波形存在显著差异,西侧Pm波组清晰、振幅强、延续时间短。东侧Pm波组模糊不清、振幅弱、延续时间长。表明东部地区的莫霍面不再是一个尖锐的间断面,而是一个复杂的过渡带。 3)沿剖面岩石圈地幔的岩性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岩石圈地幔主要由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构成。东部地区主要由弱亏损的二辉橄榄岩构成。中部地区由上述两类岩石混合构成。基于以上结果,推测上地幔物质的热机械-化学侵蚀作用是引起太行山东侧岩石圈减薄和破坏的主要机制,太平洋板块俯冲是改变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地幔性质的重要动力学因素。
英文主题词North China Craton; cratonic destruction; seismic refraction / wide angle reflection profile; Taihang Mountain gravity anomaly b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