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活动强度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产生矿业城市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揭示矿业城市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明确矿业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本项目在GIS 技术支撑下,耦合生态足迹模型和社会经济指标,探索基于遥感的生态足迹修正模型开展煤炭型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评价,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多参数的煤炭型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调控模型。以典型煤炭型矿业城市淮南市为例,分析淮南市生态承载力特征与关键过程,探讨淮南市生态承载力超载程度及造成超载的主要因子、揭示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支持系统的互动关系,提出淮南市生态承载力调控途径。项目研究成果不仅为淮南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而且对我国其他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remote sensing;spatial temporal evolution;coordination degree;neural network
社会经济活动强度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是产生矿业城市问题的重要原因,通过研究矿业城市生态承载力,揭示矿业城市经济规模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明确矿业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途径。本项目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进行了总结,依据生态承载力评价的思路,将国内外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标体系评价法,第二类是以能量、物质流为基础的产品周期评价,第三类是综合性评价,提出生态承载力亟待开展的研究内容;运用遥感和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指数修正生态足迹模型,开展淮南市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时空演化分析,1987-2012年,淮南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呈现缓慢降低后略微升高的趋势,2009年是人均生态承载力提升的拐点,表明经济科技因子的提升作用;淮南市生态承载力时空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东南和北部高、西部低的格局,而且区域破碎化加剧的趋势。矿区占用大量耕地以及积水塌陷区的形成,是生态承载力的下降和空间格局分异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转移以耕地、建筑用地为主,水域对土地利用格局的影响日益增强,开展塌陷区整治,将塌陷区形成的水域转换成耕地或建设用地,将是提高淮南市生态承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运用协调发展模型和剪刀差方法,定量分析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和变化趋势,揭示经济发展因子对生态足迹的影响机制,生态足迹和经济发展的变化速率剪刀差从0.001增长到0.66,两者变化速率的分异性显著,生态足迹增长速率有所降低,生态足迹产生的环境压力对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不断减轻;生态足迹与经济发展协调度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2003-2006年属于快速增长期,2007-2012年属于曲折增长期,协调度从极度失调衰退转变为中级协调发展;GDP、人均GDP、非农产业比重均与生态足迹显著相关;运用GM—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淮南市2015-2025年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2025年,淮南市生态承载力指数为2.13,高于可承载状态,生态承载力仍然处于超载水平,但超载程度相较于目前有所缓解。耕地承载力、能源承载力及水资源承载力都对生态承载力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