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热带近海海区污损生物时空变化及制约因素研究
  • 项目名称:热带近海海区污损生物时空变化及制约因素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41176102
  • 申请代码:D0608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严涛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形成与发展取决于海洋设施类型、布设时间、地理位置、离岸距离、温度、盐度和深度等因素,在热带海区最终应形成以珊瑚、牡蛎和藤壶等种类为主的顶级群落。本项目拟通过原位采样和挂板调查,分析研究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海域离岸深水设施污损生物附着状况,并结合南海北部近海石油平台潜水作业原位采集的样品及历年来相关海域周年浮标挂板调查资料,运用数量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南海离岸深水海域污损生物群落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其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优势种组成、多样性特点、群落格局及演替变化趋势,研究相关因子与污损生物群落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热带海域污损生物群落时空变化规律,找出其群落结构的共性及主要相关制约因素,为进一步探讨热带海洋生态系统演替变化规律、揭示其自我修复和重建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和积累基础资料。

结论摘要:

栖息附着在船舶和人工设施水下部位、并对人类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海洋生物统称海洋污损生物,其群落的形成和发展是当今海洋科学的重要主题之一,因其一方面可为阐明基础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方面的问题奠定基础,另方面又与人工设施污损生物防除及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再有,通过对海洋污损生物群落的研究,还有助于人们了解海洋经济活动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比如商业用途海洋设施所形成的人工礁体对环境的影响及洲际海运引发的外来种入侵等问题)。可以说,海洋污损生物生态研究在经济建设、环境保护及科学探索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随着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的发展和海洋风力电厂的建设,近海海区的生物污损问题必然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本项目分析研究了南海诸岛海域近海海洋观测浮标系统的生物污损状况;对珠江口东南海域及北部湾东北部的近海油气设施污损生物群落进行了潜水采样调查,且分析鉴定了以往从该海域多个设施采集的污损生物样品;通过构建海洋污损生物数据管理系统和借助PRIMER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研究了南海离岸深水海域污损生物种类组成、数量大小、分布状况、优势种组成、多样性特点、群落格局、各调查站位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及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海北部离岸深水海域的污损生物优势种为有柄蔓足类、水螅和双壳类软体动物,无柄蔓足类则为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其种类和数量随离岸增加而显著减少;不同水层污损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差异显著,而远岸深水海域各站位之间污损生物群落的相似性差异不显著;另外,在北部湾东北部海域的近海设施及珠江口东南海区相对近岸的站位,污损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近岸特点,以网纹藤壶为代表的无柄蔓足类生物在群落中占绝对优势地位。再有,首次发现在水下400余米处潜标系统仍可被水螅附着污损,而以往人们认为布设在水下200米以深的人工设施不会被大型污损生物附着;另在西沙群岛海域观察到离岸仅2.5Km的浮标污损生物群落表现出明显的大洋性特点,与南海北部沿岸浮标生物污损特点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南海北部近海设施污损生物群落的长期追踪研究,发现并提出茗荷类生物可作为早期定居者在近海大型固定设施上附着栖息的观点。研究成果初步揭示了热带近海海区生物污损特点,填补了南海污损生物研究空白,丰富和发展了海洋生物学知识,促进了海洋生态学的发展。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26
  • 3
  • 2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4 会议论文 2 著作 2
期刊论文 38 会议论文 5 著作 1
期刊论文 22 会议论文 25
严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