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增长边界研究
  • 项目名称: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长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增长边界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0978225
  • 申请代码:E08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李咏华
  • 负责人职称:副教授
  • 依托单位:浙江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管理城市空间扩展与保护城市生态系统与网络是当今城市发展的两大难题。 "GI导向的城市发展"途径,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空间扩展,兼顾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潜在用地需求和土地价值,是多目标利益合集下的最优化途径。本项目在城市规划学、景观生态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从城市空间扩展管制的技术途径和空间政策响应的角度,对GI评价法进行中国城市化特征下的适宜性研究,并以UGB为目标导向修正其输出端和关键参数和因子,并在长三角中小城市进行探索应用。以此为基础尝试构建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城市增长边界的风险等级系统与动态管控过程模型,并通过面向城市管理终端的信息支持平台建立正反馈机制,为城市空间管控政策层面及技术层面的具体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在规划范围上突破了传统城市规划区范围,并建立与上一级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关联,实现区域统筹与优化。

结论摘要:

从国际经验来看,城市增长边界作为行之有效的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对于缓解资源约束和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尖锐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宏观政策层面上,节约土地资源、紧凑发展、低碳城市空间管理等政策都将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指向加强对城市空间扩张的引导、限制和约束,同时对于耕地资源的红线防守亦对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提出数量和空间分布的限制和约束。然而现行城市规划的价值观及技术途径偏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而忽视了土地资源稀缺性这一重要特性,现实情况也往往证实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和规划常常由招商引资、项目投入的实际节奏所反向控制。因此,如何在协调资源保护与土地开发的矛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城市增长边界,成为关系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以生境恶化和土地资源供需平衡两大现实问题为背景,针对当前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存在的误区,在分析GIA与约束性CA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生态视角下的GIA—CA空间模型。该模型将生态保护的传统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控制的模式,以城市存量土地“质”的生态分级和“量”的有限供给作为空间增长模拟的宏观约束条件,从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达到控制城市蔓延和引导城市在适宜发展区域增长的目标。 “GI导向的城市发展”途径,协调自然资源保护与城市空间扩展,兼顾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潜在用地需求和土地价值,是多目标利益合集下的最优化途径。结题报告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搭建了报告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回顾与评价目前国内外城市增长边界的研究进展和当前GIA体系建构及应用状况,界定了城市增长边界及相关概念,并提出城市增长边界设定与GIA相结合的途径,以实现将城市空间扩展控制在最适宜发展的区域,并将资源保护的传统被动防御方式转变为积极主动应对的方式;第二部分构建城市增长边界设定与GIA的“交叉框架”,以框架的交点即城市发展潜在土地供给区域为切入点,综合GIS空间分析、土地转移矩阵、景观格局指数分析、GI空间要素辨识及评价排序、CA空间模拟等方法,以模块式组合建构为城市增长边界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城市增长边界的设定必须遵守土地资源供给约束条件下的资源保护与土地开发的协调框架,并体现土地特性与土地利用之间的耦合关系。第三部分实例研究部分以杭州市为研究对象,从杭州城市空间扩展的阶段性特征、土地利用/覆被特征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出发对城市增长边界模型进行适宜性研究,通过杭州城市GI空间要素辨识与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9
  • 0
  • 0
  • 0
  • 1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7 会议论文 1
李咏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