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历来被认为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政策,但对新农地制度实施以来形成的现阶段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否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仍然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本项目拟重点探讨新农地制度推行之后的现阶段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绩效基于实地调查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产权状况;基于不确定性和不可逆性环境下的决策理论(实物期权理论)分析土地产权对农户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和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决策的影响;基于土壤保护性投资效应和土地市场配置效应检验土地产权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基于反应和指标函数理论模拟土地产权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本项目遵循"土地产权现状分析-农户决策行为分析-农户决策结果分析"的逻辑主线,借助实物期权模型、反应和指标函数理论、经济计量模型、数值模拟方法、情景模拟方法等理论与方法,研究结论将为未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Land tenure;Land investment;Land rental market;Rural-urban migration;Agricultural performance
1998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强化土地使用权的安全性和自由交易性,相关法规包括《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等。虽然政策制定者对改革绩效持有较高的期望,但是实际绩效究竟如何是急需回答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鉴于此,本项目以江西省和甘肃省两个生态脆弱地区为例,搜集农户调研数据,应用实物期权模型、农户交易成本模型、经济计量模型等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方法检验了“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农地产权安全性——农户行为(土地投资行为、参与土地市场行为、农村劳动力城市非农就业行为)——农业生产绩效”间关系,系统地揭示了当前农地产权改革的制度绩效。 主要研究发现(1)现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已经赋予农民自由的土地交易权,但是农地产权制度自身的缺陷和执行上的不彻底导致农户实际的和感知的土地产权缺乏安全性,并且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2)(感知的)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户行为决策具有显著影响。首先,农地产权安全性能够改善长期土地投资环境,激励农户长期投资,提高长期投资的实物期权价值;其次,农地产权安全性能够激励农户参与土地租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城市非农就业决策,促进土地租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城乡流转市场的发育。(3)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生产绩效的影响由土地投资效应、土地投入效应、土地市场效应和农村劳动力城乡流转效应四部分组成。控制土地投资效应和土地投入效应后,农地产权安全性对农业生产率和技术效率的影响取决于研究区的土地租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城乡流转市场的发育水平。不完善的土地租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城乡流转市场导致农地产权安全性(如农户对土地证书重要性的感知水平)对农业生产率和技术效率具有负的影响。 政策启示(1)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应该集中于提高农地产权的安全性,尤其是农户实际的和感知的土地产权安全性。鉴于当前土地法规在基层执行过程中对土地调整范围和土地证书重要性的约束较弱,建议加强政策宣传和完善相关监督机制逐步培养农民对土地政策的信任。(2)完善农村土地租赁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城乡流转市场的配套政策措施,激励土地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健康发育,为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供合适的制度环境。建议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倡导成立农民合作社等方式鼓励农民间合作,培养农民间的信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