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掺杂SiC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 项目名称:掺杂SiC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51072222
  • 申请代码:E02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王刚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SiC作为重要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制作高温、高频、大功率、高压以及抗辐射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在军工、航天、固态照明和电力电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此成为当前全球半导体材料领域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对SiC进行掺杂,不仅可以有效调控其电性,而且会诱导出奇特的磁性和电输运性质。但目前对其铁磁性的起源和超导机制还存在争议,体系中电荷、自旋和晶格之间的相互作用还不清楚。本项目以生长高质量的掺杂(Al、B和Cr等)SiC单晶和研究掺杂SiC晶体中电荷、自旋和晶格的相互作用为目标,系统研究掺杂对SiC晶体结构以及发光、磁性和电输运性质等物性的影响规律,深入认识掺杂SiC晶体的铁磁性起源和超导机制,推动SiC基稀磁半导体和超导体研究和应用的发展。

结论摘要:

掺杂不仅可以调控SiC等宽禁带半导体的电性,而且能够诱导出奇特的物性。本项目系统研究了不同元素掺杂高质量SiC单晶的物性,揭示了SiC本征磁性的起源,取得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如下(1) 改进了SiC粉料的合成方法和晶体快速生长技术,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元素掺杂的高质量晶体,通过非磁性元素掺杂在SiC单晶中诱导出了磁性。(2) 通过中子辐照在碳化硅晶体中诱导出了以硅-碳双空位为主的缺陷,首次在实验上给出了硅-碳双空位导致铁磁性的证据,并从理论上揭示了双空位产生磁性的物理机制,开辟了缺陷工程调控宽禁带半导体磁性的新研究方向。(3) 确定了6H-SiC晶体中起源存在争议的V2(1.398 eV)发光源于6H-SiC晶体中的V束缚激子发光。发表SCI论文5篇,含1篇PRL、2篇APL,合作申请发明专利1项。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王刚的项目
期刊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