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深入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特征、运输条件、赋存状况、开采条件等对西部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的影响;以勘探区(井田)为评价单元,讨论了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相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及变量之间的反馈控制关系;基于煤炭资源开发完全成本,建立了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评价的系统动力模型,并结合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研究报告,对我国煤炭资源有效供给能力进行了具体化和实证分析,并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界定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收益内涵的基础上,改进了煤炭资源开发收益的计量方法,重点研究了煤炭资源开发收益计量参数的确定问题,特别是其中的环境成本和安全成本分区动态计征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收益的分配制度、流动性研究以及与国外制度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改进;采用斯坦克伯格动态序列博弈模型研究了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的煤炭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比例,构建了中央、地方和矿山之间的合作满意度模型。基于循环经济思想和实践,提出了西部煤炭资源综合开发的一般模式,并结合矿区资源开发产业选择的流程,构建了煤炭资源综合开发产业投资方案选择的评价模型。
英文主题词coal resources; effective supply capacity; model of profit assigning; scheme of industry inves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