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阶元的研究
  • 项目名称:我国不同地理种群环棱螺的遗传多样性与分类阶元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172410
  • 申请代码:C19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5-12-31
  • 项目负责人:熊邦喜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环棱螺是淡水腹足类的主要类群之一,它既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又是人类食用的重要蛋白源。因此、环棱螺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由于湖泊环境的恶化,加之人类对环棱螺的过度开发利用,其自然资然不仅呈显著下降态势,而且在部分种的命名上存在着较大分歧,常常出现环棱螺的同物异名和种的有效性不能定论的报导。本申请者在"大型底栖动物在富营养湖泊中的生态功能研究"中发现不同湖泊环棱螺的螺纹结构和生殖期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环棱螺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为此、本申请拟采用微卫星DNA分子遗传标记与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旨在查明环棱螺种间的遗传特征,了解其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环棱螺的物种分类提供依据。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环棱螺种质资源现状的了解、保育和持续利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论摘要:

淡水环棱螺是是水环境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又是人类食用的重要蛋白源。因此、环棱螺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四年来对我国洞庭湖(DT)、巢湖(CH)、鄱阳湖(PY)、梁子湖(LZ)、洪湖(HH)、恩施青江(QJ)、宜兴太湖(YX)、洪泽湖(HZ)、南四湖(NS)、白洋淀(BY)、滇池(DC)、洱海(EH)、丽江(LJ)13个水域进行了调查采样。先后完成了10个环棱螺微卫星文库的构建和分子系统发育的研究,完成了5种环棱螺的种群遗传结构分析和铜锈环棱与梨形环棱螺的形态与齿舌超显微结构的比较,开展了中国环棱螺属和非洲环棱螺物种分化模式的比较研究,采用两个线粒体基因(COI,16S)和两个核基因(H3,28S)构建环棱螺物种树,分布于中国、印度和非洲环棱螺形成了明显的三个进化支。采用松散分子钟模型,估算环棱螺属的物种分化,印度的环棱螺与亚洲的分化时间为距今约15.23百万年 (95 % HPD interval: 11.3 – 24.9 百万年),而非洲的环棱螺与印度的分化时间距今约11.96 百万年 (HPD interval : 10.3 – 13.9 百万年)。从系统发育树结构看,环棱螺属起源于亚洲(中国),并估算约在距今约20-15百万年前扩散到印度,这与印度板块撞击欧亚大陆时间基本一致,在距今约12百万年前环棱螺从印度扩散到非洲。本研究拟采用微卫星DNA分子遗传标记与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旨在查明环棱螺种间的遗传特征,了解其系统发育的亲缘关系,从分子水平上为环棱螺的物种分类提供依据。这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我国环棱螺种质资源现状的了解、保育和持续利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6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44 会议论文 9 获奖 20 著作 4
熊邦喜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