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宜居性不仅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关,也与城市的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居民的行为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关于宜居性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从人自身的需求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对宜居城市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评价城市的宜居水平,对城市宜居性的本质和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相对较少。本项目主要是通过构建城市宜居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模型,来测度宜居性空间分异,分析宜居性的空间分异特征和规律,研究宜居性与城市内部不同职能间的关系,揭示影响宜居性空间分异的因素和作用强度,并通过PLS路径模型等方法,研究城市宜居性变化的内在机制,最后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的政策调控手段。研究意义在于可以进一步从理论和方法层面,完善宜居城市研究的深度和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丰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并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支撑。
Urban livability;Residential land price;Residential segregation;Living environment;
1898年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是对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带来了昂贵代价的反思。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100年以后,我国城市才真正面临到这些问题。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宜居城市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城市的宜居性不仅与城市的生态环境有关,也与城市的交通出行、居住环境、生活环境、居民的行为等有密切的关系。国外关于宜居性的研究更多侧重于从人自身的需求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对宜居城市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评价城市的宜居水平,对城市宜居性的本质和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相对较少。本项目主要是通过大规模问卷调查数据,获取居民对居住环境、出行等第一手数据,建立宜居城市数据和土地出让价格数据库,利用GIS方法、宜居性评价模型、双变量离散选择模型模型、PLS路径模型等方法等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居住用地出让的时间变化特征和规律,北京经济适用住房布局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居民居住迁移决策和工作变动决策的协同关系、北京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布和演变、京市居民自身对居住舒适性的评价及原因等。研究发现(1)1992-2008年,居住用地出让数量持续增长,居住用地价格的时空格局变化“北高南低”,“东高西低” 趋势明显 ,出让价格出现由单一高值区向多个高值区转变,1992-1997年高值区主要集中在东二环朝阳门至和平桥一线,1998-2003年多个高值区的轮廓基本形成,包括CBD、亚奥地区、中关村、阜成门外、广安门、潘家园等,2004-2008年高值区范围进一步扩大。(2)北京经济适用住房集中的街道,集聚了大量人口,如何合理规划这些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公共交通,使得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在解决了居民住房困难问题之后,能够真正成为适宜中低收入家庭居住的社区,这是建设更多经济适用住房项目的同时需要得到足够重视的问题。(3)采用双变量离散选择模型对居住迁移和工作变动的协同决策进行研究,发现居民居住迁移决策和工作变动决策是一个存在正向相互联系的协同决策过程,而非两个独立的决策过程。(4)北京市低收入人群中低龄与高龄人口、中低学历及从事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人所占比重较高。从空间分布来看,低收入占比较高的街区单元主要分布在城市边缘郊区,并随着城市建设出现向外发展的趋势;与2005年相比,2009年北京市低收入人口出现了初步集聚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