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相邻样地比较的方法,即在植被变化较大林区,选择邻近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的天然林(高山灌丛林、方枝柏林、杜鹃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牧坡草地和农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测定,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被类型中土壤有机碳的输入、输出、储量差异,对天然林转变为草地或农田,以及农田或草地更新后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效应和机理进行综合的研究,并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源、碳汇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价,初步提出增加亚高山寒温带地区土壤碳汇的措施,为深入阐明我国亚高山寒温带地区不同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规律,及进一步研究植被类型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
Tibet;soil organic carbon pool;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types of vegetation;
完成了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研究。在色季拉山西坡的高山灌丛、杜鹃林、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的土壤0-40 cm 之间,不同土层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土壤碳氮比不同,表现为高山灌丛、杜鹃林大于急尖长苞冷杉林、林芝云杉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关系密切,呈显著的正相关。在其东坡,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随海拔上升而呈增加的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与氮含量同海拔关系密切,呈显著的正相关;土壤理化性质、温度、湿度、海拔等可能是调控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研究区草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高于农田生态系统。完成了不同植被类型森林植被碳库积累特征研究。就急尖长苞冷杉林、农田和草地地上部分碳储量而言,急尖长苞冷杉林在2151~2629 gC?m-2,碳贮量随着林龄增加;农田和草地中分别为115 gC?m-2和230 gC?m-2。另外,急尖长苞冷杉林根系现存碳贮量在1033.2~3783.66gC?m-2,农田与草地分别为253.62 gC?m-2和62.60 gC?m-2。完成了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输出特征研究。对色季拉山东坡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土壤呼吸速率及其相关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1)林芝云杉林和急尖长苞冷杉林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分别为3.92μmol.m-2.s-1和3.49μmol.m-2.s-1;林芝云杉林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响应较急尖长苞冷杉敏感。(2)土壤温度是影响两种林分土壤呼吸速率并造成差异的首要因子,其次是土壤水分。(3)土壤有机碳含量高会促进土壤呼吸速率,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作用则相反。另外,草地最低值在0.015~0.037 gC?m-2?h-1,最高在0.132~0.132gC?m-2?h-1,平均为0.079 gC?m-2?h-1。农田最低值在0.032~0.0451gC?m-2?h-1,最高值0.107~0.148gC?m-2?h-1,平均为0.098gC?m-2?h-1。完成了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动态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就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碳源、碳汇功能进行利用下碳源、碳汇功能进行了正确的评价,初步提出了增加亚高山寒温带地区土壤碳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