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是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难点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中医肺胃相关理论认为肺与胃在生理与病理上密切相关,《素问 咳论篇》关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观点也都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切入点。因而,本项目提出"从胃治咳"的新思路,拟在前期临床与动物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迷走反射GABAB受体调控角度,应用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电生理等方法,观察酸灌注豚鼠孤束核、迷走运动背核和支气管迷走神经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GABAB受体及其mRNA表达,对肺内感觉神经肽含量的影响,GABA对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影响,旨在诠释中医"从胃治咳"理论的现代病理基础,阐明通降和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主要作用机理,为中医肺胃相关理论在临床的创新性应用提供科学的阐释。
“treating cough through stomac;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airway neurogenic inflammation;Neuropeptides;γ-aminobutyric acid B
目的1.从GABA神经调控通路探讨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发生的外周及中枢机制,阐释中医“从胃治咳”理论的病理基础。2.探讨通降和胃方及其疏肝泄热、和胃降逆拆方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影响,揭示疏肝泄热与和胃降逆在治疗GERC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中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GERC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豚鼠食道内酸灌注的方法建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模型;应用病理HE染色及电镜观察通降和胃方、疏肝泄热拆方、和胃降逆拆方对豚鼠气管、食管、肺病理形态学的影响;应用ELISA法观察各组气道神经肽SP、NKA、NKB、CGRP的变化;运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氨基酸分析等方法,比较各组药物对外周及中枢GABA神经通路的调控,分析GERC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发生的外周及中枢机制。结果(1)模型组豚鼠食管、气管、肺炎症程度显著高于正常组、全方组、奥美拉唑组。经析因设计提示疏肝泄热拆方(拆方A)与和胃降逆拆方(拆方B)在治疗豚鼠食管、气管、肺炎症时存在交互作用。中药各治疗组与奥美拉唑组治疗豚鼠食管、气管、肺炎症作用无明显差别。(2)模型组肺组织SP、NKA、NKB、CGRP含量均较正常组、全方组、奥美拉唑组明显升高。经析因设计结果示肺组织SP、NKA、CGRP,拆方A与拆方B存在交互作用。(3)a外周肺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表达正常组高于模型组。b:肺组织GABAB受体表达模型组低于正常组、全方组、奥美拉唑组;经析因设计提示拆方A与拆方B存在交互作用;中药各治疗组与奥美拉唑组疗效相当。(4)a:模型组脑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显著低于正常组;b:模型组脑GABAB受体显著低于正常组、全方组、奥美拉唑组;经析因设计提示拆方A与拆方B存在交互作用;全方与奥美拉唑组疗效相当。c:模型组脑GABA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组、全方组、奥美拉唑组,经析因设计提示拆方A与拆方B存在交互作用;通降和胃方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1.通降和胃方及其拆方能够减轻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豚鼠的气管、食管、肺的病理损害,改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降低气道神经肽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外周和中枢GABA神经通路的调节而发生作用。2.通降和胃方对GABA神经通路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疏肝泄热、和胃降逆的协同作用起效。3. “从胃治咳”治法具有科学性,为临床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提供了实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