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通过对华北内蒙、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中铵伊利石矿物研究,发现该矿物主要赋存在煤层夹矸粘土层中,含量在5%-90%之间,在煤层以外的粘土层中罕见,在煤层气聚集的地区铵伊利石相对比较发育。铵伊利石中固定铵((NH4)2O)含量为3.995-4.554%,K2O含量小于1%,为1M多型。识别出三种成因的铵伊利石从溶液中直接沉淀结晶出的自生铵伊利石;从高岭石转化来的铵伊利石;从正常含K伊利石转化来的铵伊利石。铵伊利石主要出现在中等煤化程度(焦煤)以上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呈现高岭石与铵伊利石共存的现象,煤化作用与铵伊利石含量没有十分明显的相关关系。其形成的温度在145-250度之间。 铵伊利石的生成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1)有机质的丰度含有丰富有机质岩层中,铵伊利石比较发育。(2)岩层的渗透性在高渗透地层和裂隙中,铵伊利石可以从溶液中直接结晶出来。在低渗透地层中,主要发生矿物的原地转变。(3)流体性质和水/岩作用有机质释放出的NH3,如果进入流体形成NH4+离子,通过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形成铵伊利石。(4)成岩温度铵伊利石形成于晚期成岩阶段。
英文主题词ammonium illite; coalificaton;water/rock interaction; ori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