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社区为基础的现场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描述农村人群中结核病流行现状;描述结核分支杆菌(M.TB)IS6110插入序列、DR重复序列基因型和M.TB耐药基因位点分布;分析M.TB基因型"成簇性"特征、M.TB耐药基因位点与耐药菌株"成簇性"的关系,探讨结核病传播的人群和分子流行病学机制;分析M.TB基因型"成簇性"与环境因素对结核病传播的交互作用。本研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本研究以江苏省灌云县和浙江省德清县为研究现场,运用现场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两县研究期间诊断的所有结核病人进行调查表询问和痰培养,对培养分离的结核杆菌进行耐药检测、RFLP-IS6110和MIRU法基因分型以及多耐药菌株rpoB和katG基因DNA测序。研究结果提示肺结核病人中的农民和受教育程度低的病人多首诊于村卫生室,而首诊访问村卫生室可能导致结核病诊断和转诊延误。耐药已成为结核病防治的重要问题,两县多耐药结核病(MDRTB)初始患病率分别为3.8%和14.7%,获得性MDRTB为16.3%和34.3%。rpoB基因突变的高发区集中在526(18.8%)、531(18.8%)和523(18.8%),katG基因突变集中在315位。基因型成簇性分析发现27个对象(13.1%)的分离株构成了12个簇,近期感染所致比例最小估计为6.4~8.2。87%(179/210)的对象为不同基因型的M.TB感染,表明对象内源性复燃比例较高。危险因素分析提示MDRTB和基因分型成簇有关。对成簇病人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偶然接触对结核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流动性大的人群更易成为源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