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西辽河流域考古遗址文化层、古耕地和沉积物中提取的生物遗存—孢粉(尤其是栽培作物和伴人杂草植物花粉)、植物残体及土壤有机化合物(氨基糖、胞壁酸),结合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遴选出反映人类活动的敏感的生态指标,并进行量化。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地统计分析,阐述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演替的生态过程。
人类活动的生态学证据对揭示文化演进的驱动力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基于西辽河流域现代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类型,根据表土孢粉、土壤有机化合物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对孢粉、植被、土壤变化的现代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历史景观的复原提供了基础。通过沉积物、考古遗址文化层、古耕地中提取的生物遗存-孢粉(尤其是伴人植物花粉)、炭屑及土壤有机化合物(氨基糖、孢壁酸),结合考古和历史文献资料,遴选出反映人类活动的敏感的生态指标-伴人杂草植物花粉,栽培作物花粉,喜氮植物花粉,炭屑,氮同位素δ15N,应用生态学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从景观和文化生态区尺度上反演了该地区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演替的生态过程。研究表明西辽河流域目前开阔的景观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结果;该地区有很长的农业活动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就有荞麦种植;距今2600-2900年的气候干旱事件对中国畜牧业文化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