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乡村人民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农村社会的基础单元。农村社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平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最终要在农村社区中得到体现。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结果,农村社区的公共物品供给远远落后于城市社区,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农村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项研究将通过在全国范围内选取200个行政村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探讨农村社区自组织能力和社会资本等非经济因素对于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所产生的影响,在弄清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农村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政策建议。本项研究对于改进农村社区的公共物品供给,缩小农村社区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informal institutions;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provision;;
本项研究结合了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对个案村庄T村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试图探讨村庄中自发生长的各项非正式制度与村庄公共物品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T村中由于历史和社会因素所催生的各项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的“头家轮流制”的治理模式和各种传统习俗惯例等,通过“多中心制”和“社会习惯记忆”的作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T村村民在村庄公共物品供给集资过程中的集体行动困境——“搭便车”现象。非正式制度正是通过增进T村村民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参与和捐资行为,最终对村庄的公共物品供给起到积极有效的影响作用。本项研究通过个案实证研究,并对定性访谈资料和定量数据的分析,不仅验证了村庄中自发生长的非正式制度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我们还从研究中得到以下四点意外的发现和启示一,缺乏正式的宗族组织并不妨碍对宗族公共事务的有效治理。研究发现,长期以来,作为单姓宗族村庄的T村,在缺少正式宗族组织——族房制和祠堂会——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有序并有效地开展村庄宗族性公共事务,不过这与村庄中存在大量的非正式制度是分不开的;二,村庄中的非正式制度通过一定的作用机制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产生影响。个案村庄中非正式制度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村庄个体的社会行为,而是分别通过“多中心制”和“社会习惯记忆”的作用机制,影响着村庄的公共物品供给情况。三,在个案村庄中,作为非正式制度的两种作用机制,共时性的“多中心制”和历史性的“社会习惯记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从历史性的维度考察,“多中心制”的延续也离不开“社会习惯记忆”的作用。四,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从起源上看,非正式制度的起源往往早于正式制度;从制度变迁过程来看,正式制度一般是非正式制度的规范化和固定化;同时,在正式制度失效或缺失的情况下,非正式制度可以代替正式制度,起到同样的社会制约和整合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