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 - 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
  • 项目名称: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 - 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研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50408038
  • 申请代码:E080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5-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徐磊青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 批准年度:2004
中文摘要:

当代城市环境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就是空间的复合化、立体化,以及空间功能的交叉与综合,这种趋势在交通枢纽、地下公共空间和建筑综合体等环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大型的、立体交叉的复合空间内,包容了商业、交通、餐饮、休闲、办公等不同功能。这对人们的空间认知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但是目前关于此类复杂环境中人们的空间认知和行为规律的研究很不充分。良好的空间认知保证人们在各种环境中有明确的空间指认与定向,它既能保证活动有序,在灾难发生时也利于人员的有效安全疏散。混乱的空间认知的不利结果直接表现为迷路与迷向,严重的情况表现在灾害发生时,人们无法及时找到安全出口或通道,人员和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本研究试图探索人们在复杂环境中的空间认知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交通枢纽、地下公共空间和建筑综合体的设计中,便于人们的认知能高效处理的设计模式,以及基于空间组织的防灾设计策略。

结论摘要:

首先在上海市六个复杂环境中针对空间认知和寻路进行了现场研究和寻路实验,共有近200名被试参加实验。然后进行了四个虚拟、模拟和实验室研究第一,观察了上海徐家汇地铁商城中294个人的通行行为,总结了人员集群流动的规律,在该观察的基础上拟合了人员疏散的计算机模型,并对该环境进行了疏散模拟评估;第二,针对"安全出口的空间特征对疏散选择的影响"进行了虚拟环境的疏散实验,共有172人参加该实验;第三,将上海三个著名轨道交通站的现场情况合在一个虚拟环境,基于此虚拟环境完成了关于"标识布置特征对寻路效率影响"的实验,共有约100名被试参加;第四, 拍摄24个上海著名商场的中庭录像,就"中庭的空间形式与记忆性"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共有46名被试参加。成果包括一,揭示了空间布局与空间认知和寻路之间的关系;二,揭示了空间特征与空间认知和寻路的关系;三,揭示了标识布置特征对寻路效率的影响;四,调查了地下商城中人流量、密度和行为特征,总结了人员行走速度-密度公式和移动速度公式;五,揭示了安全出口的空间特征对疏散选择的影响模式;六,分别发展出建筑综合体、地下公共空间和交通枢纽的空间导向设计和疏散设计的策略。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1
  • 3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6 会议论文 7 著作 1
徐磊青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