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工作围绕"流域水、沙、污染物相互作用"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促进了环境科学、水利工程、地理科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为开展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管理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取得的主要学术成绩可概括为提出并实施了"点-线-面"相结合在流域整体高度系统研究流域水环境问题的思路;建立了多尺度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确定方法,系统开展了非点源污染的不确定性研究;揭示了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转化规律,揭示了再悬浮过程中沉积泥沙中有毒有机污染物的解吸机理以及水动力条件对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08,排名3),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2008,排名1),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05,排名2)。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EI收录5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件,公开国家发明专利7件,出版专著6部。
urban NPS;watershed NPS;watershed water pollution control;prior management areas method;new model calibration approach
根据提交的计划任务书,本项目主要任务为针对我国流域水污染控制面临严峻局面,拟从流域整体性的高度,在系统开展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的基础上,将流域中关键的点——城市非点源污染生态调控技术研究纳入其中,构建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的综合集成管理系统,进而结合已有水资源、水生态研究成果,构筑流域水污染控制技术体系。预期目标(1)揭示城市非点源污染与景观格局之对应关系,发展通过景观格局调整消减城市非点源理论;(2)建立基于满意决策支持系统的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化技术体系;(3)形成流域水污染控制集成管理技术体系。预期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论文20-30 篇,其中为SCI 检索论文10-15 篇;出版学术专著1 部;培养博士研究生3 名,硕士研究生6 名。 经过4年的研究工作,本项目系统开展了城市降雨径流监测,探究了城市景观格局与地表河流水质响应关系,力求从规划层面对城市布局进行调整;在系统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不确定性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区间距离的模型率定新方法;首次提出了流域非点源污染多级优先控制区技术,针对多水功能区、多评估点和多污染物等情况,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优先控制区分级方法;系统开展了流域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及流域综合管理研究,构建了流域尺度的最佳管理措施决策支持系统。 在国内外权威杂志上公开发表有关此方面的研究论文32 篇,其中SCI 检索论文29篇;出版学术专著1 部“流域非点源污染优先控制区识别方法及应用”;申请发明专利3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2名。项目完成人获聘2013-2014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H指数由项目开始时的7增加到20,SCI论文的引用次数由项目开始时的100多增加到1100多。项目执行期发表的有关非点源污染方面的SCI论文数量在国际国内均排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