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由多基因、多因素导致的体内复杂的病理过程,代谢组学克服了单条通路或途径的限制,代谢产物的存在环境即人体的体液环境,包括血清、尿液等,基因蛋白的差异最终都要表现在体液环境中代谢产物的变化,具有整体的特性。中医药学注重人体内部的整体性和人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是机体整体变化的外在反应,石学敏院士70年代开展了高血压的研究,在深入研究医籍基础上,结合现代理论及成果,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确定"活血散风,平肝降逆"法, 确立了针刺人迎、合谷、曲池、足三里和太冲穴,明确手法量学标准并形成了规范的治疗模式。本研究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用该手法量学观察针刺"太冲"穴对SHR大鼠代谢物的影响,结合观察该手法对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心脏、肾脏和主动脉组织的影响。应用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技术和多变量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模式识别方法,分析SHR血清和尿液波谱的变化规律,确定相关的效应靶点。
Metabonomic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Acupuncture therapy;Pattern recognition;Bioinformatics
目的 探讨正常大鼠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针刺后大鼠血尿代谢物含量的变化。方法 应用核磁共振(1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技术检测不同组大鼠血尿代谢物的变化,运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等方法探讨针刺足阳明胃经—人迎穴和足厥阴肝经—太冲穴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尿中代谢产物的影响。从形态学角度观察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心和肾脏的变。结果 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不同差别代谢物对结果的影响。每组代谢成分有明显的差异,进一步(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分析可判别出每组大鼠样本中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代谢物。结论 针刺人迎组和太冲组收缩压波动幅度较模型组小,且整体变化趋势较平稳,提示针刺人迎穴和太冲穴具有稳定SHR收缩压的作用。针刺人迎组和太冲组4周后糖类和脂类含量均发生显著改变,提示两穴具有调整糖代谢和脂类代谢的作用,其调整过程可能与肝脏内代谢通路的调整有关。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尿代谢物可导致生物化学改变,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大鼠血尿代谢物神经化学的改变说明针刺是非常有效的干预方法,为临床针刺治疗高血压病提供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