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身份认同和地方感是学术界热衷的研究话题。对前者而言,尽管境外的文化地理学领域中,国家身份和族群身份认同等得到较多关注,但在国内,目前相关的研究还多是人类学或社会学的研究内容;对后者来说,过往研究多把地方感作为一种结果来看待,但缺乏对其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因此,从过程入手,对其发生发展的机制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和迁移愈加频繁,城市"新移民"的来源和构成也日益多元和复杂。城市新移民如何更好地与当地文化有效互动并尽早融入,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之重要方面。这其中形成与迁入地毫无隔阂的文化身份认同,并构建起"局内人"的地方感当有实践层面的积极价值。而从学术角度看,从多种层面入手,将文化身份认同与地方感结合起来研究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新移民,对丰富中国特色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以及补充、完善国内文化身份认同和地方感以往研究中视角和关注点之不足当有重要的意义。
migration;sense of place;identity;cultural geography;
全球化背景下,人口流动和迁移愈加频繁,城市“新移民”的来源和构成也日益多元和复杂,新移民如何更好地融入当地,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之重要方面。因此,地方感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研究地方感,是对地方和人的双重再生产过程的探究,对于地理学者从文化的角度深入理解地方含义,并在跨学科的背景下对地理学传统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已有地方感研究中,学术界对相关概念还存有争议,且相关研究都把地方感作为一个结果来看待研究地方感对移民的影响,而对地方感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研究都略显不足,有必要从过程入手,对其形成机制进行研究。而国内更鲜有将地方感与身份认同结合起来探讨城市新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地方感这一核心概念的剖析;二是对身份认同的研究;三是对地方感和身份认同关系的探讨。基于上述研究内容,课题以不同类型的移民为研究对象,从地方感和身份认同的视角进行了多层面的探讨。课题首先整理和总结了西方以及国内人文地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环境心理学对地方感的研究,并探讨适用于中国文化与社会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感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与概念框架。其次,通过对城市新移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高星级酒店外籍管理者、主题餐厅外来员工、三峡移民、越南新娘和藏漂等移民群体的实证研究,并分别从公共空间、饮食、民俗节庆、居住空间和旅游等视角探讨了他们的地方感和身份认同。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提出了地方感的尺度以及地方感的维度在中国情境下的意义,为国际研究提供了中国素材,弥补了学术界在地方感研究中缺乏区域比较的研究视野,并对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缺乏对空间内涵和景观意义进行深入理解的学术传统做出合理的引导和指正。最后,通过将地方感和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梳理,发现两者具有紧密的联系,是一个不断协商和变化的过程。 课题不仅全面梳理了新文化地理学和移民研究的相关文献,而且运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从理论上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地理学理论框架,并通过本土研究为整个地方感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自身的贡献,完善了当前学术研究中对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再思考;从现实意义上则为更深入的理解人在不同环境适应过程中的“扎根性”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融合,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