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群生活和同性聚群是动物界较普遍的行为。同一群体中的个体常需要就何时、何地取食等问题作出共同的决定,但我们对动物集群的群体决策过程及同性聚群产生的机理的研究和了解都很不够。本项研究立足于学科发展前沿,拟通过对生活于青海湖地区的普氏原羚种群的行为和生态的观察和分析,建立普氏原羚不同性别集群在不同条件下的群体决策过程的模型,探讨动物集群生活条件下群体决策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动物集群行为的进化意义和适应意义。同时,通过定量分析不同性别个体和集群对不同环境压力(家畜取食竞争、人类活动、被捕食风险等)的行为反应,检验解释同性聚群行为的部分假说,探讨不同性别个体和集群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求,从动物行为、生态需求的角度为设计保护区、恢复普氏原羚这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南,以更好地满足不同性别个体的需求。因此,该研究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Przewalski's gazelle;group decision-making;Sexual segregation;group behaviour;Qinghai Lake
本研究于2010年1月到2012年5月期间,对分布在青海湖湖东-克图地区的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种群进行了长期的观察,研究其群体决策过程,并在研究不同性别普氏原羚集群决策过程和个体行为差异的基础上对有关同性聚群的假说加以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 普氏原羚的群体决策机制为不完全的民主型,参与决策个体的数随集群规模的增加而增加,但其所占比例却随集群规模的增加而降低;群体中至少有33%的个体参与时群体决策才能通过。这符合Conradt-Roper的模型假设,验证了该模型假说;(2) 雌性和雄性普氏原羚个体在警戒行为、行为转换响应时间、行为同步性水平、不同时期的活动时间分配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支持了活动时间预算假说、捕食风险假说和社群选择假说的部分推断,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产生同性聚群的原因可能很多,并不是某一单一假说可以完全解释的;(3)研究区内的普氏原羚受到较大的捕食压力,并且狼的数量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需要加强监测和控制研究区狼的种群规模,降低狼对普氏原羚的捕食强度;(4) 草场围栏已经成为普氏原羚的一个主要威胁因子,绝大多数牧民认为如果拆除围栏会对他们放养家畜和管理草场带来极大的困难;但绝大多数牧民家庭愿意在有适当补偿的情况下降低家畜的数量(98%)、缓解草场退化,适当降低围栏的高度而达到阻止家畜通过、却可以允许普氏原羚通过的目的(91%),缓解对普氏原羚的威胁。 课题组通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加强交流。石建斌参加了第21届“国际动物学大会”,并做了题为”Group Decision-making and sexual segregation in Przewalski’s gazelle”的学术报告;尤文远和石建斌分别参加了第七届和第八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石建斌在会上做了题为“普氏原羚集群群体决策过程分析”的学术报告。 总之,该项目进展较顺利,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培养了人才,加强了交流,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原定计划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