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是以下肢静脉返流和持续性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的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严重。然而,有关CVI的分子病理机制尚未明确。虽然国内外学者对CVI中曲张静脉进行了基因表达差异的筛选,但针对所筛选的差异基因的调控机制仍不清楚。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RNA分子,对转录后基因表达的调控起决定性作用,并广泛影响各类细胞功能,相关研究已证实其能够特异性的调控心血管发育和血管壁功能。因此,本课题在前期实验采用miRNA芯片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出CVI患者大隐静脉(GSV)中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靶基因基础上,从转录后水平研究上调表达的miR-202及其靶基因CASP3在CVI平滑肌细胞凋亡功能中的分子调控机制,探讨miR-202在CVI发生中的可能分子机制,为CVI的防治开辟新途径。
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systems biology;microRNA;proteomics;metabonomics
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VI)是以下肢静脉返流和持续性的静脉高压为主要特征的血管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课题组利用人miRNAs寡核苷酸芯片分别对5例CVI患者曲张大隐静脉(GSV)中膜组织和5例正常对照组GSV中膜组织进行miRNAs 转录组学水平研究,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iRNAs。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靶基因参与CVI的发病过程。最后,采用Real time RT-PCR技术检测miR-34a、miR-202和miR-155的表达情况,同时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证实差异表达的miRNAs及其靶基因广泛参与CVI的发病过程,miR-34a、miR-202、miR-155以及血管平滑肌的细胞凋亡和MAPK信号通路在其中可能发挥较为重要的作用。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联合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对10例CVI患者曲张GSV中膜组织和10例正常对照组GSV中膜组织进行蛋白质组学水平研究,结合miRNAs及其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采用蛋白质印迹技术验证S100A8和S100A9蛋白在CVI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对蛋白质组学结果进行验证,研究证实CVI发病过程伴随着复杂的蛋白质组学的变化。上调表达的miR-202靶向作用于S100A8蛋白可能参与CVI发病。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15例CVI患者曲张GSV中膜组织和15例正常对照组GSV中膜组织进行代谢组学水平研究。随后,对分离和鉴定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查库检索,初步了解它们在 CVI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参与的代谢途径变化,研究证实CVI的发病过程中伴随非常复杂的糖代谢、脂类代谢、蛋白质代谢及氧化应激代谢等多重代谢途径的变化。在执行期间,本课题组还进行了纳米载体构建相关实验,在此期间开发了一个由温度引起的聚乙二醇(PEG)水相/多糖的水相乳液的方法制备加载多糖纳米粒子干扰素α-2b(IFNα-2b),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利用纳米载体技术,构建了一种持续释放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微球制剂,使用一种新型固体的油中的油包水(S / O / O / W型)技术,用于控制释放中的G-CSF。另外,我们通过我院血管外科激光治疗静脉畸形治疗中期结果,相关文章发表在血管外科权威杂志“Eur J Vasc Endovasc Su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