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
  • 项目名称: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370890
  • 申请代码:C1304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4-01-01-2006-12-31
  • 项目负责人:董英山
  • 负责人职称:研究员
  • 依托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批准年度:2003
中文摘要:

通过对OA、YA[S(rfrf),不育细胞质来自167]、ZA[S(rfrf),不育细胞质来自ZD8319]和其他十余对不育系和相应保持系[N(rfrf)]的SSR、RAPD、AFLP、差异显示及测序分析,找出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差异,同时找出不同细胞质来源的CMS之间和相同细胞质来源的各CMS品系之间的多态性变异。对含有不育细胞质的可育株进行分析,与上述研究相印证。通过对研究与分析,对不育基因进行分

结论摘要:

随着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成功,大豆已成为少数几个没有大规模利用杂种优势的主要作物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没有适于杂交种生产的不育系。自从1993年吉林省农科院孙寰等发现世界上第一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迅速发展,但是对不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报道尚属空白。本研究以大豆不育系及其对应保持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套可确保大豆线粒体DNA质量的稳定提取、纯化体系。同时,通过RAPD、SSR及AFLP标记,构建了大豆不育系及保持系的线粒体DNA指纹图谱,并发现一些可能与育性有关特异的RAPD、AFLP标记。对大豆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测序表明,其总长度约为370Kb,几乎编码了所有线粒体关键基因,而且拷贝数多少不一致。研究结果还发现,大豆不育系和保持系的线粒体胞色素氧化酶亚基II基因高度同源,表明该基因可能与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与在油菜、拟南芥、水稻等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报道并不一致,与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线粒体关键基因的克隆和鉴定工作还在进行中。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5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0 会议论文 2 著作 1
董英山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