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了我国市场化医疗体制形成的"利润型"医疗设施布局对防控类似甲型H1N1流感这类高危传染病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的新医改大政方针下,提出通过科学预测、统筹规划、规范管理、协作运营为指导的公益性医疗建筑网络布局战略。在多学科交叉研究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先进经验,总结各级医疗建筑网络布局的布局模式,针对当前公益性社区医疗网络和基层医疗设施的缺失,提出以城市综合医院为依托,以社区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为根基,以有效缩短抢救、隔离时间为目标的医疗建筑网点的层级分布结构和设施建设配置标准。运用空间句法学和形态学方法建构医疗服务网络的效果评价模型。通过3"G"技术媒介,即GSM(无线电蜂窝通讯系统)、GPS(全球定位导航系统)、GIS(地理信息电子地图系统)建立从监控疫病蔓延到动态规划医疗设施网络布局的防控策略,并提出与地理位置相适应的医疗建筑技术设施配置计划。。
medical building;emergent infectious diseases p;network structure;network mode;network evaluation system
课题研究遵循“文献综述——调查比较——应用工具开发——实证研究——模式建立(评价目标)”的技术路线,取得如下研究成果 (1) 从公共卫生与疾病防控、网络与网络科学、系统论与区域科学、城市规划与资源配置等多方位入手,整合性地搭建起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的基本理论。 (2) 从宏观之城市规划角度出发,提出了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联动网络”体系的概念,并构建起分属不同网络结构的医疗建筑规划布局模式——动势联结模式、动态联合模式、动平衡联营模式。 (3) 从微观之建筑空间角度出发,提出了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体系下的疾病防控中心、传染病医院、综合医院、基层医疗机构的层级结构及其各自的设计要点。 (4) 立足于实践,通过对医疗建筑网络体系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全过程中的预期作用分析,架构起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体系,包括全过程、全局性、准确性的评价原则的建立;预防、救治与恢复三类评价指标的确立与筛选原则;权重的模糊评价计算方法;以及评价模型分析及评价结果反馈应用方法。 (5) 2名博士生依托此项目撰写博士学位论文;9名硕士生已毕业获硕士学位;专项研究报告两份;发表论文7篇(其中2篇为收到录用通知待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