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对内脏调节作用的产生机制是针灸基础研究中的重点。以往的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穴促进胃运动,针刺中脘穴却抑制胃运动,二者配伍,其效应相互拮抗;在对胃感觉的调节研究中发现刺激这两个穴位对伤害性刺激产生不同效应,但在其配伍时,却表现为协同效应。这些现象提示,大脑中存在对内脏感觉和运动信息加工的中枢,及不同的信息整合方式。而与此相关的延髓孤束核(NTS)及迷走神经背核(DMV)分别是接受内脏感觉,调节内脏运动的核团。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多通道阵列电极记录胞外放电技术,揭示两穴对胃运动和感觉调控的形态学、电生理学和组织化学基础。具体研究足三里、中脘穴对胃内脏痛大鼠胃运动和感觉的调节,同步观察不同穴位刺激和穴位配伍对NTS与DMV神经元放电的影响,探讨与其相关的生物化学物质基础。系统全面地探讨针刺调节效应产生的中枢机制,阐明穴位之间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的机理,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英文主题词Acupoint;Gastric motility;Visceral sense;Nucleus of solitary tract;Dorsal motor nucleus of vag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