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西藏多龙斑岩铜矿蚀变带的多光谱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 项目名称:西藏多龙斑岩铜矿蚀变带的多光谱遥感识别方法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2205
  • 申请代码:D0215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姚佛军
  • 依托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近矿围岩蚀变可以作为一种找矿标志,蚀变分带是研究斑岩铜矿的一个重要找矿参数,可以利用遥感对蚀变分带进行研究。项目选择包含典型斑岩铜矿的西藏多龙矿集区为研究区,在矿区蚀变岩石光谱测量基础上,结合国外标准矿物热红外光谱,首先分析元素成分对光谱特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可见光-短波红外遥感和热红外遥感的异常提取模型,利用可见光-短波红外遥感和热红外遥感对蚀变矿物或岩石进行具体的分析,根据提取提取结果,建立斑岩铜矿蚀变分带遥感模型,并对矿区外围进行靶区优选。项目创新之处在于在分析元素对光谱吸收特征影响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两种遥感数据,对蚀变矿物或岩石进行分析,达到去除或抑制岩石等的背景噪声的影响,减弱干扰信息,加强并抽取与矿有关的蚀变异常信息,优化微弱找矿信息的提取。利用遥感研究蚀变分带使遥感找矿信息在矿产资源勘查应用中有了"分工"和针对性。

结论摘要:

斑岩铜矿是全球重要矿床类型之一,其铜资源量占全球50%以上,而且斑岩铜矿具有非常好的蚀变分带性,利用遥感研究其蚀变分带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本项目通过对多龙斑岩铜矿矿集区详细地表300米间距采样的可见光-短波红外光谱测试分析和对8个钻孔150米间距岩心光谱测试分析,建立斑岩铜矿的水平蚀变分带模型和垂直蚀变分带模型。根据模型和光谱测试结果,分别对各分带蚀变矿物及其组合的光谱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利用ASTER多光谱遥感提取了多龙斑岩铜矿蚀变分带的信息,建立了利用ASTER提取斑岩铜矿蚀变分带信息的技术方法体系,并根据蚀变分带的信息建立的多龙矿集区斑岩铜矿的遥感蚀变分带模型。根据模型,斑岩铜矿床蚀变分带的蚀变矿物从内到外为高温矿物到低温矿物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的特征。提取的蚀变分带具有很好的蚀变性,和实地地质填图蚀变分带性相似。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姚佛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