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以香蕉抗旱生理机制为基础,结合流式细胞仪技术(FCM)、ISSR和SRAP标记技术,逐步揭示香蕉抗旱生理特征与遗传特性的关系。采用PEG法对3种不同基因组类型粉蕉(ABB)、帝王蕉(AA)和巴西蕉(AAA)模拟干旱实验,分别从植株整体、叶片和根系生理响应进行研究,阐明香蕉的抗旱的生理机制存在多种调控途径。利用主成分分析从23个生理指标筛选了叶蒸腾速率、叶脯氨酸、根可溶性蛋白、根SOD等11个可作为香蕉幼苗抗旱性评价的重要指标。应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判了3种香蕉幼苗的抗旱性大小依次为粉蕉(ABB)>帝王蕉(AA)>巴西蕉(AAA),表明香蕉不同基因组类型与抗旱性存在一定相关性。测定9个不同基因组类型的28份香蕉品种叶片的CTR、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经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后,即建立了3个判别能力较高的判别类型。采用FCM技术、ISSR和SRAP标记分析28份香蕉品种的遗传特性,结合前面的抗旱生理特性,表明香蕉基因组类型与其抗旱性强弱并非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推测香蕉的抗旱性强弱不但与其基因组类型有关,而且和其倍性等有关。田间调研时,发现2株有利用价值的变异株系。
英文主题词banana; genotype; drought resistance; physiology; genetic b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