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近红外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项目名称:新型稀土有机配合物近红外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20602035
  • 申请代码:B021101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07-01-01-2007-12-31
  • 项目负责人:于江波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06
中文摘要:

利用化学修饰和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在配体中引入氟化及具有较强共轭刚性平面结构和优异载流子传输性能的有机基团而合成具有吸收截面大,其激发态能级与稀土离子(Pr、Nd、Dy、Ho、Er、Tm和Yb)共振能级相匹配的有机配体,然后合成它们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这样,有机配体可有效地分子内传能给中心稀土离子,可以解决稀土离子本身因宇称禁戒造成的吸收截面小和激发效率低的难题,从而得到高效的稀土近红外发光。通过相

结论摘要:

利用化学修饰和优化设计的方法,通过在配体中引入氟化及具有较强共轭刚性平面结构和优异载流子传输性能的有机基团而合成具有吸收截面大,其激发态能级与稀土离子(Pr、Nd、Dy、Ho、Er、Tm和Yb)共振能级相匹配的有机配体,然后合成它们的稀土有机配合物。这样,有机配体可有效地分子内传能给中心稀土离子,可以解决稀土离子本身因宇称禁戒造成的吸收截面小和激发效率低的难题,从而得到高效的稀土近红外发光。通过通过相关的发光动力学机制等来研究稀土配合物本身及其掺杂在聚合物基质中的光致发光的性能,通过组装器件来研究其电致发光性能。研究有机基团的引入对稀土配合物的结构、热稳定性、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的影响规律,建立一定的理论模型。探讨它们作为红外泵浦激光、光通讯用及生物医学探测等领域的光(电)激活材料的可能性,同时为设计和优化具有高效近红外发光特性的稀土有机配合物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0
  • 2
  • 0
  • 1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24 会议论文 2 著作 1
期刊论文 19 会议论文 20 著作 1
于江波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