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磁学在中国黄土气候和环境记录重建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较大争议。黄土地层中经常使用的磁化率其粉尘贡献到底有多大?磁学参数在季风区和西风区表现迥异,原因何在?不同粉尘源区的环境磁学参数是否存在较大差异?哪些磁学参数适用于干旱区气候与环境重建?这些问题是国际学术界亟待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对提供黄土物质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环境磁学过程做出深入研究。本项目拟开展西北地区不同类型地表景观(沙漠、绿洲、戈壁和干涸湖盆)和粉尘沉积的黄土高原表土与粉尘环境磁学特征研究,探讨粉尘对黄土地层磁化率的贡献,认识不同粉尘源区环境磁学特征的空间差异,定量半定量重建干旱区环境磁学参数与气候环境的关系,寻求能够重建干旱区气候环境变化的磁学参数。本研究对理解我国黄土磁化率指标意义和干旱区环境磁学参数的应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开展我国北方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自然贡献率和沙漠化研究具有指导价值。
在中国西北地区及蒙古国南部戈壁等地区区采集了表土和城市大气降尘样品,分析了样品的磁学性质。结果表明(1)中亚地区表土磁性矿物含量总体较低,主要磁性矿物是铁磁矿,并含有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磁性矿物的粒度主要是准单畴和多畴。中亚地区环境磁学参数是在空间上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准噶尔盆地的和南部塔里木盆地)表土样品中粗颗粒磁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而细颗粒磁性矿物含量相对偏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干旱地区,频率磁化率与降水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常用的磁化率不能较好地反映降水量变化,研究指示在干旱地区应用单一磁化率指标解释环境变化需要谨慎。(2)干旱区城市大气降尘中磁性矿物含量总体都较高,样品含有磁铁矿和磁赤铁,磁性矿物的粒度较粗,为准单畴颗粒。干旱区自然粉尘背景值较高,人类活动污染较为严重,尤其在冬季采暖期,研究表明环境磁学可以为城市污染源研究提供许多有用信息。本项目研究结果对理解我国黄土磁化率指标意义和干旱区环境磁学参数的应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开展我国北方城市大气颗粒污染物自然贡献率和沙漠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