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尾纲隶属于尾索动物门,现约3科15属70种,皆于海洋里营浮游生活,以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居多,河口、海湾、陆架和大洋区均有分布,其在了解生物系统进化和海洋生态学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海域缺乏系统的分类和动物地理学研究。本课题拟以南海为主要研究海域,在系统收集和掌握相关文献资料及其大量标本的基础上,对南海有尾纲进行全面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揭示南海有尾纲的物种多样性和地理分布规律,探讨新的分类学和系统发育特征。本研究将为有尾纲的系统演化和动物志的编写提供基础资料,同时也为该类群生态学深入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Appendicularia;Oikopleuridae;Fritillariidae;South China Sea;
有尾纲(Larvacea or Appendicularia)是一类重要的海洋浮游动物,尽管全球经审定仅记录65种,但其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作用与桡足类相当。通过南海及其邻近海域有尾纲的分析,对其形态特征、分类检索表和地理分布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在该基金的资助下,发现一新种和4新记录种,课题执行期间正式发表标注课题编号的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8篇;正式接受1篇;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次。完成了课题的预期目标和研究内容,为下一步开展南海有尾类的生态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相关结果如下南海有尾纲种数约占全球已记录种数的40%,占太平洋已记录种类的58%,印度洋的62%,属印度-西太平洋热带生物区系。在陆架内浅海区以长尾住囊虫(Oikopleura longicauda)、红住囊虫(Oikopleura refuscens)和透明住筒虫(Fritillaria pellucida)为优势种,而陆架外深水区以梭形住囊虫(Oikopleura fusiformis), 钝住囊虫(Oikopleura cophocerca)和蚁住筒虫(Fritillaria formica)为主。对鉴定的25种有尾纲物种进行了形态拍照和特征描述,编写了分类检索表,同时对涉及到有尾纲物种的解剖学、功能形态学、系统进化、生物发光、海洋食物链中的功能作用以及其它海域有尾纲的分类和生物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收集和系统整理,为在该项目研究基础上拟编写《南海浮游被囊动物》专著提供了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