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监测表明,福氏志贺菌4c亚型在暴发和流行的血清型中逐渐上升。本研究将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收集8个省(市)22个哨点医院福氏志贺菌F4c引起的腹泻的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建立流行病学数据库,分析该新亚型导致的腹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通过对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质粒图谱进行分析,确定其致病性的差异;通过耐药性检测确定其在我国的耐药模式;通过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型分析,建立我国部分地区福氏志贺菌4c亚型的分子分型数据库,并确定不同地区福氏志贺菌F4c的传播关系,利用MLST和MLVA技术对不同地区福氏志贺菌F4c之间以及与其它亚型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析比较,确定其传播来源和传播范围以及迁移特点,最终将明确福氏志贺菌F4c亚型在国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迁规律,为细菌性痢疾的监测、传染源的追溯、传播途径的调查和暴发的识别、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
shigella F4c;epidemiology;variation;genotype;
本研究将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收集8 个省(市)22 个哨点医院福氏志贺菌F4c 引起的腹泻的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建立流行病学数据库,分析该新亚型导致的腹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并结合国内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该新亚型菌株的流行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菌株所携带的毒力基因和质粒图谱进行分析,确定了致病性的差异,不同地区发现的菌株的毒力基因携带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耐药性检测发现,其普遍出现多重耐药,部分菌株出现泛耐药,尤其对喹诺酮类耐药性明显增强;通过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型分析,建立了我国部分地区福氏志贺菌4c 亚型的分子分型数据库,并确定了不同地区福氏志贺菌F4c 的传播关系,利用MLST 和MLVA 技术对不同地区福氏志贺菌F4c 之间以及与其它亚型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析比较,确定了传播来源和传播范围以及迁移特点,初步明确福氏志贺菌F4c 亚型在国内的流行病学特征,最可能的传播扩散规律是从河南省起源,陆续传播扩散至华南和华东以及西北地区。本课题的研究为开展细菌的病原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也为临床抗生素使用和基础性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科研线索,同时一些新的发现也为后续监测其它细菌性病原、传染源的追溯、传播途径的调查和暴发的识别、临床诊断治疗以及防控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和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