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耐涝玉米新材料的创制及耐涝遗传机理的研究
  • 项目名称:耐涝玉米新材料的创制及耐涝遗传机理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1071432
  • 申请代码:C130403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1-01-01-2013-12-31
  • 项目负责人:唐祈林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 批准年度:2010
中文摘要:

年年频发的涝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生产,发掘耐涝基因资源,创制耐涝玉米新材料,培育耐涝新品种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可是,栽培玉米经定向选择和驯化,基本丧失了耐涝特性,很难从中筛选出优良的耐涝种质。而玉米的部分野生近缘种-大刍草具有优良的耐涝特性,且其耐涝特性可以转移到玉米中获得遗传与表达。因此,本研究在对大刍草耐涝性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具有优良耐涝特性的大刍草种质资源,结合传统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将大刍草耐涝基因导入玉米,创制新的基因库,研发培育突破性耐涝玉米新材料,并通过解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多层次、多角度剖析耐涝机理,筛选耐涝相关的分子标记以及克隆耐涝关键基因。

结论摘要:

频发的涝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生产,发掘耐涝基因资源,创制耐涝玉米新材料,培育耐涝新品种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现有的栽培玉米对涝害都比较敏感,很难从中筛选出优良的耐涝种质。但玉米的近缘野生材料——大刍草具有更优越的耐涝性,是改良玉米耐涝性很好的材料。课题组利用分子标记系统研究分析了玉米与各大刍草种或亚种的遗传关系;对玉米、大刍草及其杂种F1在淹水条件下以及涝害解除后的形态、生理以及解剖学特征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筛选出了具有强耐涝性的尼加拉瓜类玉米种,确立了部分与抗涝密切相关指标如凯氏带、不定根;同时,以尼加拉瓜类玉米种与玉米组配的杂种F1为材料进行连续回交和筛选,获得了具有稳定耐涝性的玉米新材料;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尼加拉瓜类玉米中克隆了与凯氏带形成相关的2个基因,并对其表达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选取了尼加拉瓜类玉米水涝条件下不同时间点以及对应的生理对照和0h对照进行转录组测序解析尼加拉瓜类玉米水涝下的基因应答机制,目前该部分研究正处于数据分析处理阶段。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
  • 0
  • 1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7 会议论文 2
期刊论文 1 会议论文 2 著作 3
唐祈林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