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属于以揭示北京地区古村落空间结构与形态特征为主旨的应用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根据北京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以古村落空间结构与空间形态为切入点,从建筑学与规划的视角,在对北京地区古村落现状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以及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及美学等学科的基本规律和原理,对北京古村落空间结构的组织规律以及空间形态的总体特征等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发掘古村落的历史与科学价值,探索人的行为活动与村落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典型案例的解析,进一步揭示古村落深层次的空间组织规律,初步构建北京古村落空间结构研究的理论体系,为古村落的保护、更新与整治等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为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借鉴。
Ancient villages;Spatial analysis;Space structure;Space form;
针对当前北京地区古村落保护与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项目通过对北京地区古村落空间的解析,旨在从深层次对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与科学价值进行重新认识与评价,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更新提供理论与科学依据。项目先后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古村落进行了实地调研,完成了160余个古村落的基础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对其中30余个重点村落的布局、街巷空间及主要代表建筑等进行了实地测绘。对北京地区古村落分布的规律与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和河湖水系是北京地区古村落分布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北京自辽代开始升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相继建都在北京,北京城市的这一特殊性质对该地区古村落的产生与发展同样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村落就是因为都城建设、军事防御、皇室修建活动的需要而形成,这也正是北京地区古村落有别于其它地区古村落的重要特征。项目在对北京地区古村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采取专题深化研究的方式,选择古村落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的京西门头沟地区,对其古村落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空间形态的演变与特征等进行了剖析,并对古村落的保护、发展及风貌传承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选择了北京地区仅有的3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川底下、灵水和琉璃渠以及具有北京地域特色的吉家营城堡式村落等进行了个案解析,进一步发掘了北京地区古村落的历史与科学价值。在成果应用上,根据2012年初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 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传统村落调查的通知精神,课题组人员协助住建部有关部门编制了《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指标体系(试行)》及《中国传统村落评价指南》,将项目的研究成果在上述文件中进行了应用,并协助完成了第一批646个中国传统村落的评审工作。结合具体规划设计项目,对我国古村落空间形态的传承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课题组先后承担并完成3个工程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包括北京密云司马台新村规划与设计、古北水镇传统民居改造规划与设计以及山东泰山赤鳞鱼展示中心设计等,分别对传统村落的布局与自然地形的结合、传统民居的传承、传统村落街巷空间肌理的再造以及乡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等进行了探讨与尝试。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文9篇,完成学术专著1部(待出版);培养硕士研究生6人,完成相关硕士学位论文6篇;先后有18人次参加了国内相关的学术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