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人工繁育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发育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项目名称:人工繁育冬虫夏草寄主幼虫发育变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30901964
  • 申请代码:H2804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刘飞
  • 负责人职称:副研究员
  • 依托单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是中药资源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但野生寄主昆虫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寄主昆虫的人工繁育成为了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鉴于人工繁育的寄主幼虫个体瘦小、活动能力减弱、病害严重、成活率低等发育变异问题已成为目前限制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项目拟以贡嘎蝠蛾(已经证实为当前最优质的冬虫夏草寄主品种)为研究对象,根据幼虫生物学特性的阶段性差异,系统动态地深入研究与幼虫生长紧密相关的环境因素、饲养条件、饲养措施等对不同生长阶段幼虫发育变异的影响,力图解析幼虫生长速度、病虫害情况、成活率、个体大小以及颜色等特征与各影响因子之间动态的相关性,从而明确幼虫发育变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揭示各主要因子对幼虫发育变异的作用规律,以此指导建立贡嘎蝠蛾幼虫系统动态的高效饲养繁育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幼虫的繁殖数量和质量,满足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对寄主幼虫的大量需求,保护冬虫夏草及其寄主昆虫的野生资源。

结论摘要:

冬虫夏草的人工培殖是中药资源保护与再生领域的研究热点,但野生寄主昆虫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寄主昆虫的人工繁育成了现阶段研究的重点。鉴于人工繁育的寄主幼虫个体瘦小、活动能力减弱、病害严重、成活率低等发育变异问题已成为目前限制冬虫夏草人工培殖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本项目拟以贡嘎蝠蛾(已经证实为当前最优质的冬虫夏草寄主品种)为研究对象,根据幼虫生物学特性的阶段性差异,结合幼虫生活环境的季节性气候变化,首次将连续不断的、时长约3年的幼虫阶段人为的划分为“初孵幼虫”阶段、“Ⅰ次越冬”阶段、“越冬幼虫”阶段、“Ⅱ次越冬”阶段和“老熟幼虫”阶段,分阶段、系统动态地深入研究与幼虫生长发育紧密相关的环境因素、饲养条件、饲养措施等对不同生长阶段幼虫发育变异的影响。环境因素重点研究了青藏高原产地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庆巫溪两个差异较大的生存环境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饲养条件重点研究了温度、基质种类、基质湿度、饲料种类、饲料用量等单因素和多因素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饲养措施重点研究了成虫期和卵期不同处理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对拟青霉病防治的影响,主要解析幼虫成活率、病虫害情况、体重等特征与各影响因子之间动态的相关性。最终明确幼虫生长发育阶段不同,主要作用的因子也不同。初孵幼虫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和湿度;Ⅰ次越冬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和食料;越冬幼虫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食料和密度;Ⅱ次越冬幼虫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和食料;老熟幼虫阶段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和病虫害。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各主要因子对幼虫发育变异的作用规律,提出了可行的贡嘎蝠蛾幼虫系统动态的高效饲养繁育技术体系。 项目期间申请3项国内专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加冬虫夏草国际会议1次并有1人次在大会作报告;发表国内会议论文摘要2篇;参加2次国内相关会议。 项目结果对进一步研究各主要因素作用于寄主幼虫生长发育的分子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各因素存在状态和作用规律,提高幼虫各生长阶段的成活率和体质有重要意义。该结果应用于冬虫夏草人工培殖生产实际,有利于大量提高冬虫夏草的产量和质量,从而满足人们对冬虫夏草的巨大需求,解决冬虫夏草供不应求的市场矛盾。该项目对于保护冬虫夏草及其寄主昆虫野生资源,促进冬虫夏草产地生态环境建设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将积极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发展,对发扬光大传统产业优势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3
  • 1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2 会议论文 1
刘飞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