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固定化菌剂对土壤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
  • 项目名称:固定化菌剂对土壤多环芳烃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批准号:41101295
  • 申请代码:D010507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2-01-01-2014-12-31
  • 项目负责人:李晓军
  •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批准年度:2011
中文摘要:

我国存在大面积中低浓度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潜在威胁生态安全与人群健康。可降解载体固定化菌剂对其修复效果显著,PAHs生物有效性的提高是其中的关键原因,但尚未搞清其发生机制。基于此,本项目以东北地区黑钙土和棕壤为研究对象,芘和苯并[a]芘为目标污染物,选择玉米芯为固定化载体,高大毛霉为高效降解菌,野外采样与室内模拟相结合,利用腐解、批平衡吸附/解吸与污染土壤修复实验,研究高效降解菌存在下固定化载体腐解特征,固定化菌剂对土壤PAHs活化与吸附过程、土壤性质影响导致的PAHs生物有效性变化,分析载体腐解特征、土壤性质、PAHs生物有效性和修复效果之间的关系,揭示固定化菌剂影响PAHs生物有效性的机理,明确固定化菌剂导致的PAHs生物有效性变化对修复效果的贡献。本项目的实施将为阐释固定化微生物修复过程中土壤PAHs的迁移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完善有机污染土壤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原理。

结论摘要:

本课题以固定化载体物质玉米芯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腐解、吸附/解吸和降解试验研究了玉米芯的腐解过程、玉米芯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AHs)的竞争性吸附和固定化菌剂对PAHs污染土壤修复过程中PAHs生物有效性变化的贡献,从而明确微生物固定化载体在土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结果发现1)玉米芯腐解过程中,化学组分木质素呈凝聚趋势,相对含量从6%上升到28%以上,而其他组分相对含量则呈降低趋势;相对于土著菌处理,毛霉添加加速了水解物和脂类物质的分解,促进了玉米芯腐殖酸类物质芳香结构的缩合,E4/E6最大降低了54%,导致水溶性物质含量降低及其中腐殖酸和胡敏酸类物质含量的上升。2)膜和内扩散共同控制玉米芯对PAHs的吸附过程,吸附-分配双模式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玉米芯对芘的吸附等温线; 玉米芯及其腐解产物存在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残留PAHs的解吸效率,其快速解吸部分相对初始值提高10-50个百分点。3) 单一污染土壤中芘和BaP的二氯甲烷提取率均低于复合污染土壤,而β-环式糊精提取率却相反;玉米芯固定化毛霉投加显著提高了野外污染土壤中PAHs的生物有效性,其有效性提高率在20-200%。研究结果完善了有机污染土壤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原理,为进一步提高修复效率提供了思路和支撑。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14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期刊论文 16 会议论文 3 获奖 2
李晓军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