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者已在本领域有20年的研究经历,近年来针对用于肿瘤分子显像和放射靶向治疗的放射性分子探针展开了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其中最为突出的成绩为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肿瘤特异性显像剂99mTc-3PRGD2,它不仅有助于解决肿瘤有没有的问题以及肿瘤在哪里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克服18FDG/PET检查费用昂贵的问题,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研究过程中所建立的理论和方法对其它分子探针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申请者创新性地将核素分子显像技术应用于干细胞和纳米医学材料的研究,首次报道了干细胞移植成瘤的核素显像研究,首次报道了SPECT/MRI双功能分子探针。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了科技部国家科技攻关、“863”、“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课题。近5年发表SCI论文36篇,被引用251次。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项,其中授权3项。
Molecular Probe;Molecular Imaging;Tumor;Radioisotope;Targeted Radiotharepy
课题组完成了计划书中的全部研究内容,并拓展了研究内容。在99mTc-3PRGD2的临床转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一期99mTc-3PRGD2用于肺癌诊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研究论文发表于J Nucl Med, 2012, 53(5):716-722。随后国际分子影像网站在Top Story以“SPECT tracer shines light on lung malignancies”为标题对我们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报道。研究价值在于,在肿瘤显像诊断方面,解决了通过SPECT进行全身肿瘤检测的技术瓶颈问题;在疗效监测方面,与18FDG/PET相比,能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药物引起的肿瘤变化。将99mTc-3PRGD2用于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在体观察肝纤维化的进程,研究论文在线发表在Radiology (DOI10.1148/radiol.2015150090)。构建了针对EGFRvIII突变位点的分子探针,评价了针对EGFRvIII的分子显像对针对EGFR 的靶向治疗的指导作用。利用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的分子探针68Ga-3PRGD2对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Endostar的疗效进行了评价,为临床转化奠定了基础。开展了177Lu-3PRGD2肿瘤治疗的研究,特别是177Lu-3PRGD2与Endostar的联合治疗能更加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构建了针对整合素?v?6的分子探针99mTc-HHK,在动物模型上成功进行了胰腺癌及肝转移的显像研究。构建了68Ga-TMTP1分子探针,能够通过核医学显像对具有转移性和非转移性的肿瘤进行区分。构建了针对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探针,进行了肿瘤显像的研究。开展了纳米分子探针的研究。99mTc-3PRGD2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由于其显著的临床价值和潜在的市场需求,该项目已成功进行成果转化,启动了国家一类新药的申报,得到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课题执行过程中,作为通讯作者发表标注课题资助的SCI论文19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专利号分别为ZL201310304250.X、ZL201410084065.9和ZL201410084837.9。团队成员中1人获得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和北京市科技新星称号,2人晋升副研究员,培养的研究生中多人获得国家奖学金及其它奖励,4人获得博士学位,7人获得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