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基础。而血管壁的物理特性和血管内血液流变的特征发生改变是斑块形成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索颈动脉斑块的早期检出和早期风险评估,拟通过体外模型和动物模型研究颈动脉斑块形成早期颈动脉、颈动脉斑块、颈动脉血流生物力学特性和相互之间关系。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颈动脉斑块的计算机数值仿真模型,模拟不同成分和物理特性的斑块,并研究颈动脉内流体力学指标变化;②超声及声学造影剂连续研究动物模型中颈动脉斑块形成前及形成早期物理特性与流体力学特征之间的相关关系。本研究期望发现颈动脉斑块出现之前早期病变阶段颈动脉壁物理特性及颈动脉流体力学改变之间的关系,为心脑血管事件风险的早期评估提供线索。
Atherosclerosis;Velocity vector imaging;echo contrast;;
本研究是将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用球囊损伤颈总动脉内膜,然后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在实验前及8周后分别采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在实验开始时、球囊损伤术后l,7,28及56天分别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是否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速度向量技术评价颈动脉短轴运动最大速度、最大应变和应变率,以及注入超声造影剂,观察斑块显影情况。实验结束后处死家兔,病理检查颈动脉斑块。所得结果如下:① 8周后空腹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均较实验开始时明显增高(p<0.01)。 ②颈动脉斑块生物力学特性超声检测结果分别于实验开始时、球囊损伤术后l及7天颈动脉超声检查见球囊损伤侧部分内膜增厚,未见斑块形成;28天后,颈动脉超声检查见球囊损伤侧内膜增厚,部分形成斑块;56天后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见球囊损伤侧斑块形成,最大颈动脉内IMT平均为1.5mm,未损伤侧内膜未见增厚,双侧IMT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56天时损伤侧颈动脉IMT较实验开始时、球囊损伤术后l、7及28天明显增厚(p<0.01)。斑块超声回声均为低回声,提示为软斑块。运用速度向量技术(VVI)评价颈动脉短轴各段运动最大速度、最大应变和应变率,结果发现56天时损伤侧颈动脉斑块处运动最大速度较实验开始时、球囊损伤术后l、7及28天明显减慢(p<0.01);最大应变率较实验开始时、球囊损伤术后l、7天减低(p<0.05)。 ③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结果,注入造影剂后斑块处显影明显增强,提示有新生血管形成,斑块稳定性差。 ④病理结果,将家兔处死后,分离出颈动脉,染色观察斑块情况。斑块为富含脂质,内有新生血管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