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的学术成绩主要集中在儿童说谎与面孔加工两个研究领域。其说谎研究成果推动了加拿大政府对儿童目击证人证词评判政策的改进。申请人是国际上首批用新方法研究面孔特征和结构信息加工的专家之一,其成果揭示了面孔和物体加工的交互作用,该发现已被感知和心理学教科书收录。他还提出面孔倒效应的产生是因为面孔的结构加工而非特征加工遭到了破坏,该效应是感知现象而非传统上认为的记忆遭到破坏所导致的。申请人采用新实验方法和神经模型来比较面孔和汉字加工,发现面孔倒效应是由于面孔专家系统的top-down激活与加工面孔先验知识的交互引起的。申请人已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近80篇论文(被引用510次)和出版多本学术专著。近几年来申请人与田捷博士(合作者)合作进行面孔加工机制研究,在Neuropsychologia、Vision Research、Perception、NeuroReport等国际知名杂志上发表了多篇文章。
fMRI;face processing;character processing;visual processing;cross-race
2011~2012年项目整体按照《资助项目计划书》所制定的工作计划进行,目前已基本完成。本项目共计进行fMRI实验100多人次,在SCI检索的国际杂志上发表或被接受论文6篇,发表国际会议论文1篇(口头报告)。本研究首先对跨种族面孔效应中“外族面孔分类优势”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我们发现在对面孔进行种族分类时,本族面孔相对于外族面孔在腹侧枕颞皮层区、额下回等皮层区引起了更强的激活,这表明更多的神经资源被投入对本族面孔的加工,这可能就是造成外族面孔分类优势的原因。在对儿童汉字加工的研究中,我们在接受早期汉字书写教育的儿童中发现视觉区汉字加工的专门脑区,但是没有发现面孔加工区。我们只是在个别儿童的梭状回内发现了面孔加工区。这表明梭状回内的汉字加工区可能比面孔加工区形成得要早。而且尽管汉字加工和面孔加工都与专家知识有关,但是3~4年的学校学习就可以形成视觉词形加工脑区(VWFA),相比较而言梭状回面孔区(FFA)的形成可能要延后到成年人阶段。我们还利用静息状态下功能连接度分析方法,提取了在无外界刺激时汉字加工的神经网络。该结果揭示了汉字加工脑区之间固有的功能连接关系,表明大脑在静息状态存在一个处于准备状态的汉字加工网络。此外,我们还利用一种隔离的top-down加工方式,提取了字母幻觉加工的因果网络模型。研究结果发现当被试从纯噪声图片中“探测到”字母时,左侧额下回对初级视觉区的右侧枕中回的作用加强,而右侧枕中回则对左侧顶下回的作用加强。这表明位于前额叶的高级认知脑区能够发出top-down信号提高视觉皮层对应物体反应区的敏感性,因而使人们对外界视觉刺激的感知偏向所期望的物体。在行为学研究方面,我们分别探查了整体面孔活动和局部面孔活动对于面孔加工的影响机制。我们发现无论是整体面部活动还是局部面孔活动都会促进人们对面孔特征信息的加工。由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面孔大多处于活动状态,在现实中的面孔知觉加工方式可能有别于我们长期认为的基于整体的方式。除了对正常健康被试的研究,本项目还对具有面孔失认症患者的面孔识别机制进行了探查。该研究发现前额叶外侧脑区的激活缺失有可能导致面孔识别能力的下降,而残留的部分视觉皮层面孔加工脑区的激活则很可能是面孔失认症患者的无意识面孔识别活动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