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针对慢性疼痛发病率高、治疗复杂,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的问题,从慢性疼痛心理干预角度入手,在国外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的背景下,将心理弹性引入慢性疼痛研究中,进行慢性疼痛心理干预的前期机制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分析慢性疼痛患者心理现状的基础上,构建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弹性结构模型,明确心理弹性的结构维度和影响因素;二是采用路径分析法,分析疼痛刺激、心理弹性、适应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结构方程模型构建以心理弹性为协变量的疼痛刺激和适应水平的关系模型,探讨面对疼痛刺激时,心理弹性的各维度对其功能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及预测作用,解释患者的心理弹性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分析,提出针对不同弹性水平、不同疾病阶段的慢性疼痛患者个体化心理干预策略。以期为临床改善慢性疼痛镇痛效果提供基础心理学依据,为广大慢性疼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带来福音。
chronic pain;psychological resilience;structure;effect mechanism;
慢性疼痛发病率高、病程长、病因复杂,患者不仅存在生理学问题,还会出现复杂的心理学表现,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严重。目前慢性疼痛缺乏特效的针对性(病因)治疗手段,单纯的药物治疗多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国际上在慢性疼痛治疗方案中逐渐引入心理干预方法,较好地改善了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本研究拟在国外第三代认知行为疗法的背景下,将心理弹性作为调节疼痛刺激与适应水平之间关系的中介变量,引入慢性疼痛干预研究中,探讨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的结构维度及影响因素,进行慢性疼痛心理干预的前期机制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完成了7个慢性疼痛相关英文测评工具的引进与汉化,包括疼痛患者刻板心理评估量表、慢性疼痛接受度问卷、慢性疼痛价值量表、疼痛功能障碍评分法、坦帕氏运动恐惧级别量表、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以上量表对于其他类似研究有借鉴支持作用。2.完成了以心理弹性为协调变量的疼痛刺激和适应水平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分析了疼痛刺激、心理弹性、适应水平之间的作用机制,其中明确了疼痛刺激、坦帕氏运动恐惧、心理弹性、生存质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他因素的贡献度尚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疼痛刺激可能通过运动恐惧影响患者的心理弹性情况,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 完成了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结构模型构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为乐观、接受度、觉知、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有效应对、主观幸福感、自我价值,未来希望;危险因素为疼痛状况、焦虑、抑郁、消极应对、运动恐惧、对未来的担忧。心理弹性的变化过程将其概括为愤怒期,接受期,转变期3个阶段。4.初步提出了针对不同弹性水平、不同阶段的慢性疼痛患者个体化心理干预策略,干预的基本原则是充分发挥个体内在的心理弹性因子,重点减少疼痛刺激对运动恐惧的影响,同时提高环境中的保护性因素,降低心理弹性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拓展了心理弹性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明确了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弹性的特征,将对疼痛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临床改善慢性疼痛镇痛效果提供了基础心理学依据,为广大慢性疼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