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燃烧是我国最重要的大气污染源之一。本项目开展中国主要农作物秸杆燃烧排放烟雾的实验室模拟研究,以及呈现工业、汽车和秸秆燃烧复合污染的上海大气气溶胶外场观测。项目累计发表文章10篇,其中在Atomspheric Environment等SCI刊物上发表文章5篇。结果表明,秸秆燃烧污染严重区域,紫外光谱法测定的O3浓度失真,这对我国环境监测有警示作用。获得了稻草、麦秸和玉米秆等主要农作物秸秆燃烧时CO2、CO,NOx以及多环芳烃的排放因子,分析了中国各省秸秆燃烧污染的分布和强度。测定了秸秆燃烧排放颗粒物的浓度和粒径分布,发现新鲜的秸秆燃烧气溶胶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并且吸湿性因秸秆的品种而异。黑炭气溶胶吸附硫酸和硫酸铵后,吸湿性进一步增强,光散射和光吸收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搭建了国内首台同时测定大气气溶胶粒径分布和吸湿性的HTDMA,并在上海、北京和杭州等地成功开展外场观测研究。首次利用HTDMA表征上海城区大气气溶胶的吸湿增长因子和混合态,发现上海城区大气气溶胶基本为弱吸湿和强吸湿模态的外混和物,吸湿性具有明显的粒径特征和时空特征。在灰霾天气,绝大多数大气颗粒发生了潮解。
英文主题词crop straw; aerosol; biomass burning; hygroscopic behavior; black carb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