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拟深化拓展已结题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形态演变》的工作,新课题缘于其如下结论一是仅研究现属行政区内的召庙难以廓清此类建筑的整体传播和发展状况,因而必须对历史同期共属漠南蒙古全域内的藏传佛教召庙进行类比研究。资料显示,内蒙古周边,相关历史地域(现属甘、青、晋、陕、冀、黑、吉、辽)尚存相当数量的此类召庙;二是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强势作用导致此类建筑形态演变缺乏一般规律,而通过比较探究其生成之源对于召庙的保护与发展更具价值。因此,本课题拟运用现代建筑学中比较研究的方法,在补充周边地域召庙调研、完备基础资料的前提下,对此类建筑由历史客观诱因所导致的个案差异性进行类比研究- - 更清晰地认知对象,完成其形态探源。当今学界已对此类建筑在个别课题中有所涉及,但立足内蒙古的整体研究目前尚无人问津。此项研究不仅是此类建筑保护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同时对发掘地域建筑文化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Tibetan buddhism;Architectural form;Prototype building;Heritages;Mongolia region
本项目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形态演变研究》的延续课题。在上述项目基础上,本课题展开了对历史漠南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的系统调查和研究工作,其成果主要有系统调研档案和期刊论文9篇,博士论文1篇,硕士论文12篇,学术专著1部3册,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2名,晋升副教授5名,硕士生导师3名。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在时间向度分为明代、清乾隆前以及乾隆后的三个发展阶段。明代受藏区宗教文化和汉地佛寺建筑文化的综合影响,形成了汉藏混合的门廊+经堂+佛殿的三段式建筑形态。内蒙古地区大量性藏传佛教召庙的形成是在清乾隆时期,乾隆之后召庙建设逐渐衰败;从空间向度来看,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在呼和浩特及其周边地区以明代三段式建筑形态为主。乌兰察布市、包头市以及巴彦淖尔部分地区以藏区宗教思想以及寺庙建筑文化影响为主,形成了传统的藏式建筑形态。鄂尔多斯、巴彦淖尔部分地区以及阿拉善盟的大部分召庙都是在乾隆时期形成,其建筑形态呈现出了单层汉藏混合的独立式殿堂建筑形制。锡林郭勒及其以东地区,由于受到乾隆皇帝和章嘉活佛的影响,其殿堂建筑形态以北京、承德同一时期建筑为原型,形成了单层岀檐式都纲的独立式殿堂建筑。总体来说,内蒙古藏传佛教寺庙建筑,由于受到藏区和北京、承德两大强势文化的影响和周边民居的弱势影响,其建筑形态跟风而变,形成了内蒙古所特有的多样化的建筑特征。 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是藏传佛教文化圈外层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藏传佛教文化在内蒙古地域不同的时空范围内的发展演变历程,也见证了藏区宗教文化、北京政治文化以及当地移民民居文化的相互渗透,相互博弈的过程,其背后代表着这一时期宗教思想、政治思想和汉民族思想在本地域融合、渗透,逐渐形成新的地域文化的历史过程。内蒙古藏传佛教建筑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重要的建筑遗产之一,而目前此类建筑正面临着年久失修和建设性破坏的威胁,亟待整体研究和科学保护。同时,对蒙古国大量尚存的藏传佛教传统建筑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是理清整个蒙古地域藏传佛教建筑全貌的必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