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短暂运动障碍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的致病基因一直未明,已报致病区域包括染色体16p11.2-q12.1, 16q12-q22.1等。本项目组发现了一个中国汉族PKD大家系,在对该家系的前期研究中除外了上述位点,并通过基因芯片和进一步的两点连锁验证分析将连锁位点定位在染色体1q25.2-q31.2约16cM区域内,为国际尚未报道的PKD新位点。本项目拟对该家系进行新位点内的致病基因搜索、鉴定及功能研究,并期望在后续收集的PKD家系和散发病例中继续该项研究。本研究以遗传家系研究为切入点,研究成果不但可以明确PKD的致病基因和发病机制,更可以揭示临床易混淆的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发作性共济失调、癫痫等几类疾病之间的关系,最终为这类疾病的临床诊断、遗传咨询和后续治疗提供基础。
Paroxysmal kinesigenic dyskinesia;gene;mechanism;pedigree;mutation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PKD)是一种神经系统肌张力障碍疾病。在课题进行期间期间,国际国内有多个研究团队同期发现并报道了PKD的首个致病基因,即PRRT2基因。我们发现并首次提出PRRT2基因突变的病人表型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包括PKD、良性家族性婴儿惊厥合并发作性舞蹈症(ICCA)、及其他类型的发作性肌张力障碍,形成一个疾病谱,这一观点被此后陆续发表的文章引用并接受,称为”PRRT2基因相关发作性疾病”,我们的研究发表在J Med Genet上。在后续研究中,我们扩增了样本量和研究范围,在包括癫痫、偏头痛等群体中的筛查,总结发现PRRT2基因突变的最常见表型仍然是PKD和家族性婴儿惊厥,结果发表在J Neurol。此外,鉴于约20%左右家族性PKD和2/3的散发PKD病人没有PRRT2基因突变,提示PKD还存在其它致病基因或致病机制,我们团队仍然在寻找PKD的其他致病基因,已经完成了一个非PRRT2突变的PKD大家系的下一代测序筛查,结果仍在验证总结中。总之,我们团队在项目支持下,初步阐明了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肌张力障碍的遗传学机制,并定义和扩增了该致病基因相关表型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