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立项数据库 > 立项详情页
海滩牵牛各单体成分抗炎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
  • 项目名称:海滩牵牛各单体成分抗炎协同作用机制的研究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批准号:30973922
  • 申请代码:H2812
  •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研究期限:2010-01-01-2012-12-31
  • 项目负责人:石刚刚
  • 负责人职称:教授
  • 依托单位:汕头大学
  • 批准年度:2009
中文摘要:

海滩牵牛是旋花科牵牛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广东潮汕一带,人们用它祛湿通络,治疗风湿病,特别对类风湿关节炎有极好的疗效。有效部位的提取及整体药效学实验已基本结束,在诸多炎症模型上,具有理想的活性,甚至优于阳性对照药。对有效部位进一步提取,得到5个单体。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的炎症耳肿胀模型上,分别观察了5个单体及组合对耳肿胀的抑制作用。其中东莨菪亭+橙皮素+喹啉生物碱抑制效果最强,明显好于任何单体和组合的作用。通过对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测试,各单体作用不同,表明它们在抗炎方面有明确协同作用。提示协同作用与各成分主要作用的靶标不同有关。单味药本身是一个"小复方",本课题拟从整体及分子水平,从药效和药代动力学两方面探讨各单体间的协同作用和机理,得出优化配比与剂量,并与原始比例做比较。为此类药的研发提供药理学依据,为之成为一类结构配伍新颖、作用多靶点的抗风湿病药物打下基础。

结论摘要:

EFIS5个有效单体橙皮素、秦皮乙素、伞形香豆素、姜黄素和东莨菪亭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两个急性炎症模型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提示各单体均为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活性。EFIS5个单体联用后在两个急性炎症模型中起主要作用的均为伞形香豆素、姜黄素和东莨菪亭;两个急性炎症模型中各单体的最佳配比剂量接近。即得到了EFIS治疗急性炎症稳定的物质基础和联用剂量。EFIS单体抗炎作用可能是与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通路的两个限速酶COX-2和5-LOX的蛋白表达,调节MAPK家族成员ERK1/2和P38相关信号通路有关。EFIS中单体也可通过降低TNF-α水平,抑制iNOS蛋白表达下调NO,发挥抗炎作用;橙皮素的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PKCα蛋白转位有关。


成果综合统计
成果类型
数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
  • 获奖
  • 著作
  • 7
  • 0
  • 0
  • 0
  • 0
相关项目
石刚刚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