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种优势是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杂种优势的基础研究与利用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内容。本项目拟利用两套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对水稻杂种优势(竞争)位点进行鉴定与利用研究。在一套近等基因导入系群体中,每个导入系除一个导入片段基因来源于测序粳稻品种外,基因组其余部分同优良的杂交稻籼型亲本一致,且不同导入片段能相互重叠覆盖粳稻全基因组。将它们分别与特定测配亲本杂交配组,检测杂种的优势变化,并作全基因组鉴定杂种优势位点;再结合目标导入片段来源于多个供体的另一套近等基因系的测配试验,系统分析优势位点上不同等位基因的作用,以及优势位点在不同遗传背景下的遗传效应。旨在深入探讨水稻杂种优势形成的分子遗传机理,为杂种优势位点基因的利用和分子标记辅助选配强优势组合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杂种优势是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是作物遗传改良的重要内容。本项目利用回交程序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构建了一套以优良杂交稻恢复系93-11为受体、粳稻日本晴为供体的导入系群体。该群体由125份含有单一或少量日本晴导入片段、基因组其余部分同受体亲本基本一致的导入系组成,导入片段的平均估计长度为20.3cM, 导入系背景平均回复率为98.4%。利用该套导入系评价了粳稻片段(基因)在籼稻遗传背景中的遗传效应。首次定位了穗顶颖花退化的多个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同时,利用已构建的另一套以优良杂交稻亲本珍汕97为受体、日本晴为供体的导入系群体及其分别与相应亲本(珍汕97和明恢63)测配的组合,分析了杂交种中产量等性状的中亲优势和超标优势的变化,发现大量导入片段与杂种优势位点相关。针对染色体1上半矮秆基因sd1导入区段,比较了两套不同遗传背景的导入系及其杂交种的株高和产量的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相同粳稻片段或杂种优势位点对不同性状产生的效应存在差异,杂种优势表现受单位点及上位性效应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杂种优势位点全面鉴定、精细定位,以及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等提供重要的遗传材料与实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