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前期研究发现滇产紫堇属药用植物具有显著的抗耐药菌[具体主要是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活性,本项目拟采用活性导向分离法,进一步研究绿春金钩如意草(Corydalis taliensis Franch.var.potentillifolia C.Y.Wu et H. Chuang)等四种同属植物中的抗临床耐药菌MRSA的成分,包括研究直接抗耐药菌的活性成分和对活性成分与现有抗菌素联合应用的评价,考察这些成分协同增效或逆转耐药菌对现有抗菌素耐药性的潜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抗MRSA的作用机制,寻找作用机制新颖的先导化合物,从源头上为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抗耐药菌新药奠定基础。
MRSA;Chinese herbal medicine;Anti-MRSA ingredient;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Synergy
本项目基于当前国内外临床MRSA感染的实际及抗感染药物研发的迫切需要,立足云南丰富的中草药品种资源及植物天然产物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作用的特性,探索植物类中草药抗MRSA感染的新途径。采用活性导向的植物化学研究方法,结合药物敏感性测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药理毒理学手段,对近300种滇产植物类中草药抗临床MRSA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了筛选和追踪,通过常规纸片扩散法测定提取物的抑菌圈和微量稀释法测定活性单体成分的作用强度(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 MIC/MBC)。用棋盘式微量稀释法和动态时间-杀菌曲线法评价有效成分与临床上现有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的抗MRSA作用。分别以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I)和24h时与最有效单用药相比的联合杀菌的活性菌落计数下降值(△Log10CFU/mL)两个评价指标,重点研究了筛选出的地耳草、金钩如意草、厚朴、苏木、桑白皮、两面针和紫金标等提取物的活性单体抗MRSA单用及联用效果,系统考察了生物碱、黄酮、萜类、香豆素、醌类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抗MRSA药效属性,集中精力评价了活性成分与现有抗菌药物联合抗MRSA的协同增效、逆转耐药性作用的潜力。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发现了有关成分单用最佳活性(MIC/MBC,mg/L)如异巴西红厚壳素(ISJ)(4/16)、花旗松素-7-O-?-L-吡喃鼠李糖苷(TR)(32/64)、巴西苏木素(16/32)、小檗碱衍生物8-丙酮基二氢小檗碱(32/128)和N-甲基二氢小檗碱(64/256)以及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粉防己碱和去甲基粉防己碱(64/256)等;活性成分与抗菌药物联合进一步评价,首次发现有关成分/抗菌素组合的协同、增效或耐药性逆转作用。如巴西苏木素逆转MRSA对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TR/头孢他啶、TR/左氧氟沙星、ISJ/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氨苄青霉素)等组合的协同抑菌或(和)杀菌以及增效作用,明确了相关成分所表现的不同程度抗MRSA单、联用效果。对这些滇产中草药的单用及对现有抗菌素的协同增效作用物质基础的系统阐明,为今后制定将这些成分应用于抗MRSA感染新策略提供了较详实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