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普遍在市中心地带建设地下铁道。地铁隧道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组成,隧道之间距离一般比较近,从而形成隧道群。我国不少地铁工程是建在高烈度地震区,如北京、天津等。然而国内外地下隧道建设及相关抗震设计规范中均没有涉及地下隧道建设后对沿线设计地震动、以及对沿线既有地面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影响问题。本项目对大型地下隧道群对沿线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进行解析研究,给出弹性半空间和饱和半空间中两个和多个圆形隧道在P、SV和Rayleigh波入射下地面运动二维问题和三维问题解析解,并分析隧道之间距离、隧道直径、衬砌厚度、衬砌刚度、土介质刚度和孔隙率、入射波波长、入射角度等参数对沿线地面运动的影响。为地铁工程建设后地铁沿线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铁沿线既有地面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评估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城市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普遍在市中心地带建设地下铁道。地铁隧道通常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组成,隧道之间距离一般比较近,从而形成隧道群。我国不少地铁工程是建在高烈度地震区,如北京、天津等。然而国内外地下隧道建设及相关抗震设计规范中均没有涉及地下隧道建设后对沿线设计地震动、以及对沿线既有地面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影响问题。本项目对大型地下隧道群对沿线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进行解析研究,给出弹性半空间和饱和半空间中两个或多个圆形隧道在P、SV和Rayleigh波入射下地面运动二维问题和三维问题解析解,并分析隧道之间距离、隧道直径、衬砌厚度、衬砌刚度、土介质刚度和孔隙率、入射波波长、入射角度等参数对沿线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地下隧道群的隧道与隧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入射波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该放大作用会显著放大隧道群沿线的地震动。研究为地铁工程建设后地铁沿线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以及地铁沿线既有地面建筑物地震安全性的评估等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